• 13阅读
  • 0回复

大山壮歌——记“三个代表”忠实实践者、官店镇党委书记刘银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0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山壮歌
——记“三个代表”忠实实践者、官店镇党委书记刘银昌
本报记者夏长勇  
  山,是土家人的魂,土家人的魄。
  官店,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的一个镇,5万群众就散落在武陵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属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500米,距县城130公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因为山多地险,交通闭塞,解放后40年里,这里的群众缺食少穿,生活在极贫状态。
  13年前,一个壮硕的土家族共产党员,当起了官店的“家”。他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头,带领群众苦干实干,把贫穷的官店带入了全省百强乡镇的行列。
  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荣获国家、省、州、县各级表彰50多次,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当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被中组部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他的名字叫刘银昌。
  刘银昌说:“不把贫困户搞脱贫,我要用鞋底打自己的脸!”
  刘银昌今年51岁,在官店工作了35年。1988年组织上派他担任官店区(1996年改为镇)党委书记。
  当时的官店在全州穷得出名:农民每年人均占有粮食150公斤,年均吃国家救济粮3到5个月;5万多人中,有3万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其中的1780户住茅草房,还有17户住岩洞,386户全部家产不足80元!
  更可怕的是观念上的落后。因为长期受穷,农民的思想麻木了,脑里只有“等、靠、要”,心里想的是“吃救济”,还编顺口溜说:“一只背篓一个章,没有吃穿就找党。”有年天旱,红薯苗都快干死了,农民却聚在一起吹唢呐,还唱:“红苕旱死光,救济粮满仓。”
  刘银昌下定决心: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群众吃饭问题!
  农业增收,关键在科学种田。刘银昌揣上烤苞谷棒(玉米),一次次往县里、州里、外地跑,弄新品种、学新科学。最后决定推广苞谷新品种的地膜种植法。刘银昌从区里买来种子、薄膜,带头背着免费往农户家里送。就这样群众还骂干部“多管闲事”。
  刘银昌不灰心,他怀里揣着一把皮尺、一个本子、一杆小秤,跑到哪说到哪、量到哪,一家家动员,一块田一块田地落实。群众半信半疑地种了,当年苞谷产量翻番。三年后,官店人实现了粮食自给,甩掉了“吃救济大户”的帽子。
  农民要致富,还要别的出路。
  刘银昌把眼光落到了连绵不断的大山上。他根据本地气候特点,把山从山上到山下分成三类:山顶种植药材、日本落叶松;山腰种烟叶、杜仲、魔芋、粮食为主;山脚种茶、棕、桐、漆。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格局。
  群众以前从没种过烤烟,刘银昌就拿自家责任田作试验,种了5亩,实行地膜栽培,绿绿的烟叶长得舒舒展展,年底一下子收入7500元,亩均1500元,是种苞谷收入的几倍!群众这下服了。烤烟、白肋烟在官店扎下根,最多时全镇种2.7万多亩。
  种魔芋,开始农民也不认。刘银昌又在自家试种,一亩地一下子搞了两三千块钱,跟着种的农民都尝到甜头。群众这下高兴了,他们夸魔芋:“头顶三角叉,身穿蛇皮褂,脚下踩着个钱巴巴。”现在官店全镇种有魔芋2万亩,占建始全县的1/4,建始成了远近闻名的魔芋大县!
  农民日子一天好过一天。人均年纯收入从1988年的330元增加到现在的2253元。1997年,官店镇在全县率先整体脱贫;2000年被评为全省百强乡镇。
  刘银昌说:“要群众干的,干部要先干;要群众第二年干的,干部要头一年干。做到了这点,你就不怕没威信!”
  刘银昌的脚上长年穿着草鞋。他的“工作间”就在山间田头、农民家里。因为总走山路,他的两个大口袋里总装着烤洋芋(土豆)、烤苞米粒,走得饿了就吃几口,渴了就把嘴凑到石头缝里喝山溪。
  他是镇党委书记,但比农民还会干农活、还干得多,并且以此取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爱戴。
  组织群众修公路,他先修一段作样板,再让群众照他的样子修;号召群众种杜仲、银杏等经济林,规定一人一亩,他自己完成两亩;帮扶特困户,别的干部一人、两人或三人包一户,他一人包三户,而且是最穷的三户。
  刘银昌每年都要为群众出去搞几十次种子,出差费用都是自掏腰包,不取农民一分钱。大山里的公路又窄又险,刘银昌曾8次遭遇翻车,8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其中3次是给农民送种子、薄膜。
  1986年冬,陈家湾至红沙溪段的公路开始修建,刘银昌在往工地上拉炸药的途中,拖拉机翻了,他一下子被摔晕了。醒后抬到工棚里,他的右臂已抬不起来,疼得浑身冒汗。村里的土郎中给他一查,右肩胛骨断裂!刘银昌不让声张,在工棚里吃了一天的止疼药,第二天天蒙蒙亮又上了工地。此后的7天内,刘银昌饭吃不下,全靠喝药酒,吃去痛片,硬是咬牙支撑到公路完工。但是他的肩骨已经变形,再也接不上了。
  刘银昌为群众拼命苦干,农民群众也死心塌地拥护他。山区修公路,造价昂贵,13年来,上级只给官店480万元,刘银昌硬带领群众修了650公里,群众自发投工投劳折款达2000多万元。刘银昌召集万人大会,说几点开就几点开,万把人静悄悄坐好了等他来讲话。
  刘银昌说:“帮群众解除疾苦,就是代表人民利益,做到了这点,你就会感到当干部的价值和欢乐。”
  群众都说刘银昌是“老虎相,菩萨心”,因为他最看不得群众受苦受难。
  1997年正月初八,刘银昌检查工作时来到羊角山村3组李增能家,进门一看,刘银昌眼圈红了:李增能夫妻都是又哑又聋的呆傻人,两口子一年到头不洗脸,不理发,头发膨得有筛子大,连大小便都不晓得要下床;房子就是个小茅棚,穷得无碗无筷,吊锅里煮着发霉的苞谷籽,饿了就伸手抓着嚼。
  刘银昌买来肥皂、洗衣粉、毛巾等用品,首先教李增能一家学会洗脸洗澡。他找来组里的党员王从珍,请她当“编外家长”,指导这家搞生产、帮李增能的女人洗头梳发;安排村支部副书记胡继重定期帮李增能理发、刮胡子。
  他请来村组党员来李增能家开现场会,大家捐钱出料,帮李家修起了两间木房。他又召集镇机关干部来李家开会,各部门有的解决生产资金,有的包教技术,有的提供种子、地膜。李增能家荒了的田地有了生机,预计今年毛收入可达1.6万元。
  1997年以来,刘银昌每月至少来李增能家看三四次,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都要送钱送物来,他个人先后为李家投入1万多元。
  十几年来,刘银昌共帮扶困难农户50多户,自己先后投入近3万元。
  刘银昌打通圈儿岩的故事在当地广泛流传。圈儿岩是座山,三面绝壁,一面是险绝的悬崖,39户160多口人就生活在这块与外界隔断的山顶上。一副宽约2米,长48步的木梯,一头架在山崖头,一头落在下面的斜坡上,圈儿岩人走这种危险的“天梯”,一走就是9代人!因为农产品运不下去,群众家家守着穷。
  刘银昌说:“修不通圈儿岩,我们就算不得代表人民根本利益。”
  打通圈儿岩的战斗打响了,山上的群众家家户户像过年。刘银昌自己先捐出1000元,并任总指挥。他与乡亲们苦战两个月,终于在那万仞绝壁上开出一条通道。竣工那天,群众敲锣打鼓,鞭炮放了又放。
  刘银昌只读过几年书,所以特别重视教育。平常下乡,见到穿得破旧的孩子,他都要上去摸一摸,问两句,兜里的钱,十块八块,三十五十都掏给孩子。他帮扶过40多个学生。
  现在的官店,从村到镇,最高最漂亮的建筑都是学校。镇教育站长李传华给记者报出一组数字:近几年,全镇教育总投资826万元,修建校舍共79栋。全镇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9.9%,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1.7%,官店民族中学升学率居全县第一。
  每年县、州、省奖励给刘银昌的钱,他全部捐献给公益事业。今年“七一”,中组部奖励的5000元他捐给镇上的老街修建工程;他牵头办起镇养老院后,三天两头把家里的腊肉、席梦思床、桌椅等送给老人,个人捐款达12500元。
  刘银昌说:“我舍不得离开朝夕相处的这帮伙计,我宁愿背着药罐子也要和他们在一起;哪天死了,也要埋在官店,与他们作个伴。”
  从上任第一天起,刘银昌就下定决心:群众不全部脱贫不离开官店。13年中,建始县有些乡镇先后换了8任书记,州里的老领导看他一身伤病,曾三次要调他到州、县工作,他都谢绝了。1999年当选县人大副主任后,他坚持不转关系,除了偶尔到人大开开会以外,还是工作在官店。
  刘银昌工作中有“三不干”:“捆绑吊打不干、搜查抄家不干、贪污受贿不干”。有这些行为的干部,刘银昌处理起来又严又狠。
  刘银昌把教育干部与农村党的工作要实现的“两专一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在海拔1800米的长岭上建成了“三个代表”教育基地。来轮训的干部,实行边学理论边参加劳动,目前基地已开发山地3000亩。
  “三个代表”基地也是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地,试验成功了,再向农民推广,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刘银昌每年还请来几百个经济困难的农民,让他们在基地边打工,边学技术,又赚了工资又学到技术,这比办农技学习班效果都好。
  刘银昌对干部管得严,也爱得深。镇机关干部从来不拿一分钱奖金,但刘银昌每年都要拿出镇办实体收入的60%,给各村主要干部发个四五百元奖金。他说,村干部工作累,负担重,不给点补贴过意不去。
  刘银昌对记者说,这辈子净忙工作了,欠女人(妻子)的太多。刘银昌在官店当书记13年,只让妻子黄贤菊来过2次,一次是小女儿得脑膜炎,妻子陪着到镇医院;还有一次是大女儿生孩子,妻子来照顾。刘银昌说:“我女人在镇上乱跑,我这个书记一定当不好。”
  妻子对刘银昌事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刘银昌动情地对记者说:“将来几年,我还要干8件大事,其中最重要的是3件:3年内再在教育上投资900万元;把通往巴东、恩施、鹤峰的109里公路修成柏油路;农民减负,干部增收。这些事干成了,我也干不动了,就回家陪我的女人。”
  (附图片)
  上图:刘银昌同志近影。胡荣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