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南纺如何抓机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0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市场竞技

南纺如何抓机遇
李荣泰李大云
  20世纪最后一个10年的中国棉纺业,可以用步履艰难来概括,虽然在世纪末多云转晴,但许多企业仍未摆脱亏损。然而,正是在全国棉纺行业一片不景气中,河南南阳纺织集团公司却在90年代获得了高速增长。从1990年至1999年,固定资产由6000万元猛增至4亿多元,增长6.5倍,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以年均27%和18%以上的速度递增。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多元,实现税利7000多万元,其中利润约3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6%、49.46%和126.58%。
  对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国有棉纺企业来说,南纺近十年的超常发展,就在于抓住了数次大机遇。
  1992年,国家决定对纺织行业注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可当时市场萧条,不少同行企业观望等待,顾虑重重。南纺厂长李兴敏却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商机,快速果断地做出了“高起点引进国外设备,高标准消化先进技术,高质量提高产品档次,高目标扩大创汇能力”的决策,一次性投入资金7400万元,引进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等世界一流设备。此举使南纺90年代先进设备达60%以上,实现了棉纱、棉布由大路货向精细品、由纯棉产品向多纤维混合产品的转变,8年来出口创汇能力直线上升。
  1995年,国家决定棉纺能力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由非产棉区向产棉区转移,由粗放加工向精加工转移。南纺的决策层意识到这又是一次发展的大好机遇,便果断投资1亿元从广东三水等地引进经过改造的质量好、价格低的5万锭纺织主辅机及配套设备。项目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新增税利1300万元。
  1998年,国家决定三年压缩淘汰1000万锭陈旧落后棉纺设备。就在不少同行厂家对压锭牢骚满腹,甚至消极应付时,南纺人却毫不犹豫地提出“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很快将2.5万枚落后设备送进了炼钢炉,提前完成了压锭任务,争取到两年时间享受压锭的优惠资金1250万元。利用这笔压锭补贴资金,他们投资2800万元,新增60台剑杆织机及配套设备,新上一条色织长丝服装面料生产线,开发生产出了20多个新品种,1999年仅此一项就增加销售收入2000万元。
  收购破产企业是大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有利时机,南纺人看准机会,不失时机地壮大了企业规模。原南阳市第一棉纺厂是一个有数千名职工、5万枚纱锭、近400台织机的中型企业,1997年依法宣布破产。南棉收购了一棉,先后投入3800万元,用于设备改造和购进原材料,让一棉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恢复了生产,原有的下岗人员全部回厂上班。此后,南阳棉纺厂又先后兼并了原南阳市丝织厂、南阳市色织厂和南阳市轻化纺公司。1999年1月,南阳棉纺厂和由其控股的几家企业组建的南阳纺织集团公司成立。从此,南纺集团开始跻身全国棉纺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之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