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啤酒瓶近两成存在隐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1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曝光台

啤酒瓶近两成存在隐患
  本报北京8月20日讯记者原国锋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该局今年第二季度组织对生产领域的61种啤酒瓶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51种产品合格,抽样合格率为83.6%。啤酒瓶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抗冲击和耐内压力达不到标准。
  造成抗冲击、耐内压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除了工艺水平落后和缺乏检测设备之外,回收瓶质量失控是我国啤酒瓶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我国啤酒生产每年需要近320.7亿只酒瓶子,其中新瓶只占20%左右,80%左右为回收瓶。每只新瓶和回收瓶的差价平均为0.2元—0.3元,盛装1吨啤酒的费用差约为308元—463元。经济利益驱使啤酒厂首先选择使用回收瓶,同时对新瓶压价。而啤酒瓶生产企业为了占有市场份额,尽力降低成本,使用质次价廉的原材料,从而影响了瓶子质量。
  本次抽查发现质量较差的企业名称、商标、规格有:
  浙江杭州人民包装有限公司,人玻,640ml(棕色);山东鼎新玻璃有限公司,日字牌,640ml(绿色);河南省菲绿实业有限公司玻璃厂,MB,640ml(绿色);安徽淮南市第二玻璃厂,HEB,640ml(绿色);陕西长晶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钟楼,640ml(绿色);山东青岛北汇玻璃有限公司,SH,640ml(翠绿色);地方国营宿迁玻璃厂,SSB,640ml(棕色);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乌苏分公司,WP,640ml(绿色);外商独资滕州金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JJ,640ml(绿色);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玻璃厂,NN,640ml(翠绿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