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1
第9版(理论)
专栏: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梁绪兴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既是对肩负着近代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两大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八十年风雨历程的高度概括,又是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最基本要求。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继续唱响“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主题歌,确保我们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永远朝气蓬勃,永远胜利前进。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始终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准则,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使革命和建设事业始终拥有最深厚、最坚实、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人民的忠实公仆。江泽民同志指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这三个“想一想”,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性问题,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时时处处、一生一世都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重要课题。解决好这一人生哲学问题,树立正确的公仆观,在思想上确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是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思想基础,是当好人民公仆的前提条件,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支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努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利益观。在新时期,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因此,要通过努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增强综合国力,确保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是我们党八十年光辉实践的一条主线,也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核心一贯的思想和主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充满艰辛的奋斗过程。我们的信心从哪里来?智慧从哪里来?力量从哪里来?归根到底要从人民群众中来。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要大力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体察民情,掌握民意,做到与群众身贴身,心交心,水乳交融,血肉相连。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始终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一切行为向人民负责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就要立党为公,大公无私。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要大力发展经济,必须走改革之路。改革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是要在发展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干部应该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自觉地做到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应当认真解决好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摆正主仆位置,摆脱名位权利的私欲,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起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重大责任。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就要执政为民,用权为民。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密切相联。共产党人无论在任何岗位上掌权、用权,都必须向党负责,向人民群众负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作斗争,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执政为民,用权为民,必须做到廉洁从政,加强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切实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就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切实改进作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按照相应职务和责任的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有一个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的任务。要自觉养成求知若渴、勤奋学习、刻苦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加强学习,增长才干,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称职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领导者。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力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改进领导方式、领导方法,树立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公仆形象、以身作则的表率形象、竭诚奉献的敬业形象、勇创大业的进取形象、苦干实干的勤政形象和艰苦奋斗的廉政形象。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三个代表”的核心内容。始终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千方百计为人民办实事
  我们党历来把为群众办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实现党的纲领的基本保证。人民也正是从许许多多细小、具体的实事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政党,认识到广大党员干部是为他们办事的勤务员,认识到我们正在干的事情都是在为人民谋利益。
  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为群众办事是多方面的,大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小到每家每户的柴米油盐水电气暖、生病就医、孩子上学、衣食住行等等,一切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事情,都是我们办事的范围,都需要党员干部以乐于奉献的精神去认真办,努力办,千方百计办好。近几年来,开封市通过大力开展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人民忠实公仆活动、每年评选百件为民好事活动、帮挂解困下访谈心送温暖活动和农村扶贫帮困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了千家万户,在全市长久保持了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热潮,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沟通了感情,改善了关系,形成一个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使我们的光荣使命和建设事业拥有了最深厚、最坚实、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