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握紧市场需求的缰绳——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1
第10版(科技)
专栏:

握紧市场需求的缰绳
——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
路甬祥
  编者按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科学院党组在路甬祥院长的带领下,深入研究过去100年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颇有心得。这些思想上的收获,成为他们调整战略部署、调整价值评价标准、调整创新目标的重要依据。这里,我们摘发一段路甬祥院士关于技术创新的论述,与科技界同仁共享。
  技术创新究竟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它应该遵循怎样的价值观,我觉得应该深入思考。
  科学是为了认识世界,科学的价值观就是要有新的发现。只有世界第一才有价值,第二就是落后了,跟最后没有什么两样,所以科学创新就要攀登世界高峰,就要争世界第一。
  技术进步的动力跟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不一样的。不能否定科学家、发明家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但是技术创新最终要被实际应用,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如果没有市场需求的推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原始性的创造发明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及时形成系统,推广应用,占领市场。只有这样,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否则,这些先进技术只是实验室的展品,很快就过时了。能够占领市场的技术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一种相对简单的技术,只要技术经济价值指标比较高,比较适合某一阶段市场的需求,又找到了一个很适合的机制使它可以很快推广,就有机会在一段时间里占领一部分市场。
  在科学上,只要有一点突破,你就能成为很伟大的人物。但对于技术来说,只有一项新的发明可能还不行,必须跟企业家合作,完成一个系统,变成一个产业,才能在历史上有重大的贡献。很难说波音747飞机是谁发明的,因为它是一个集成——把当时喷气发动机的技术、航空材料的技术、导航的技术等等集成起来,适应了当时民用航空市场的需求——寻找一种大运力、经济性较好的洲际交通工具。从严格意义上讲,很难区分究竟是哪一项技术在这当中起了最关键的作用。但它对美国经济和世界文明的战略性贡献,却是不能低估的。
  爱迪生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其中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为人类带来了光明——他发明了白炽灯泡。其实白炽灯不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在他之前已经有两个人,但我没有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早就发明了用碳素做白炽灯,可是因为没有形成系统,所以没有得到世界的公认。爱迪生的功劳在于,他不光发明了长寿命的灯泡,开始是碳素后来是钨丝,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要用这种灯泡来代替当时用的煤气灯。而要做到这一点,要建电厂,有变压器,形成输电网络,建立起一个好的供电系统。他组建了一个公司,把这一套市场化的体系都解决了。这是爱迪生最大的贡献。
  由此看来,技术创新最首要的问题,是树立跟市场经济、社会需求、国家需求相一致的理念。技术创新的选择性很强,许多选择不是由技术性因素决定的,而是经济因素决定的,是社会的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有的技术在美国可能已经没有很大的市场价值了,但在中国,却解决了相当部分的市场问题。
  谈到国际科学技术的前沿,我们科学院的专家都是万宝全书,讲得很清楚。但要问他,你这个技术能满足中国市场的什么战略需求,能讲清楚的人不多。作为技术科学的战略专家,不仅要了解科学技术的前沿,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国内国外市场的需求,了解最重要的需求究竟在哪里,然后积极主动地用我们自己的创新,去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甚至去引导新的需求。这才是真正战略性的技术创新。
  讲了这么多适应市场的内容,并不是说原始性的创新不重要。现在我们研究所的课题多数还是从外国人的文章里面找题目,人家有了我们也跟着做,做的也不差,可以接近他们的水平,有的方法上或者方案上还有自己的特色。这当然都很好,都值得鼓励,但我觉得不能满足。科学院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应该做领头的工作。虽然不能什么事都领头,但你总要做领头的事嘛。只有这样,我们的技术创新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