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岂能如此炒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1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艺点评

岂能如此炒作
仲言
  前一段,美国的一本少儿图书被媒体大肆炒作,给人的感觉如果不看不买就是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孩子。但据说这本书在美国刚上书架不久,就被撤了下来,上了最差图书排行榜。原因是缺乏文学意味及精神内涵,完全是技术操作流水线生产的文化魔方,容易搞乱孩子们阳光般纯洁的世界和对美的世界的向往。
  一部根据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开播之前,也被媒体炒得出神入化。从编剧到导演,从演员到特技,从制作到武打,凡能找出来的亮点、卖点均被无限放大。可是电视剧播出之后,招来斥责声一片,被讥成“瞎捣浆糊”,相当一部分观众被吊得老高的胃口没有得到满足:改编失败,演员表演不见个性,武术设计表面上刀光剑影、热热闹闹,实质上缺乏无招无式、不战屈人的武功化境。
  有一台外地进京演出的戏,戏本身“容颜”一般,演完后也无人喝彩。但一些媒体却接二连三地炒:雅俗共赏,场场爆满,观众专家一致叫好。有的观众看完后直纳闷儿,很平常的一出戏,剧院里四成观众都不到,媒体的“爆满”是从哪儿来的?观众专家的叫好声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于是不断有人质疑,拼命炒作美国少儿图书的人是否真的读过这本书?一些被炒得轰轰烈烈的影视剧,媒体是否真的看过?相貌一般的“灰姑娘”转眼间变成了“白雪公主”,炒作的依据又在哪里?
  媒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与实际相去甚远的“热炒”、“劣炒”现象,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一是为了制造卖点。一些事情本来没什么异常,但偏要往邪乎处说,往不寻常处说,尤其是娱乐圈的星闻轶事一直在读者观众中有较大市场,追星捧星、夸大其辞是一些媒体热衷的事情。所以一些报道不惜“媚俗”,甚至明知有瑕、有假,还要大炒。
  二是媒体的记者“人穷志短”。吃了人家,拿了人家,不说点好听的,不写点出彩的,对得起谁?一些明摆着不怎么样的东西,也得顺着别人的“性子”说。如果你要说点不太好听的话,万一惹得别人不满意,下次没准就不找你,有些人的好处也就断了路。所以,碍于人情和关系,一些不实之文常有所见。
  这种“泡沫”性的炒作其后果是导致读者观众对一些新闻报道的失信,有时媒体热热闹闹,但读者和观众却无动于衷。有时媒体宣传一部电视剧、一台戏包括一个演员如何如何好时,读者观众只是半信半疑,甚至不买账。
  新闻媒体应客观地报道和评述事实。记者承担着新闻传播的角色,是读者、观众与信息沟通的桥梁。讲职业道德,有服务意识,将真实的信息传播给受众,是记者的责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读者和观众,也是尊重自己。正如一些读者所说,记者在报道新闻时,须按新闻规律办事,珍惜自身的职业品牌,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去报道,去评说,千万别误导、辜负了读者和观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