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马毅杰,山西永和,干部——多为老百姓着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1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每月话题:七嘴八舌说票价(6)

马毅杰,山西永和,干部
——多为老百姓着想
  近年来,在我们的耳际,是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信息:电影院观众寥寥,博物馆门庭冷落,美术馆无人问津,就连曾经是男女谈情说爱,老年人遛鸟闲聊的大众化的公园也越来越变得让人敬而远之了。随之而来的又是这样震耳欲聋的“情报”:一场电影的票价上百元,一场演出的票价成千上万元,就连很不起眼的一些公园也出价不凡,要逛,几十块钱你是得乖乖付出的。
  而老百姓呢?一听一张门票要几百元,吓住了,就是几十元,也吓住了。要知道几十元是什么概念?它或许就是一个月的口粮,一个学期的学杂费,维持一段生命的医药费,一个月的家用开支。
  我们的老百姓是比以前富裕了,可真的到了富得流油的程度吗?假若要真的富到这个份儿上,我想不会出现像西南某大都市电影公司推出一张电影票限价五元的举措,就能在全国成为新闻,成为各大媒体追踪的焦点,让观众欢呼雀跃的;也不会出现游名山的游客为省下六十元的门票钱,铤而走险摔到深崖下,一命呜呼。
  触“景”生情,人们的怀旧情结里不由地呈现出这样的“镜头”:五分钟的露天电影院门票,带给多少孩子童年的欢乐和健全性格的形成;博物馆一元钱一次的参观,启蒙了一个人一生的智慧……
  无论是看演出,还是观展览,或是游公园都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都有陶冶、教育、愉悦、普及的功能,假若因为门票的昂贵,把受众挡在了门外,即使再好的精神产品,又会产生多少影响力?固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一切都脱离不了市场,但犹如商家的“薄利多销”战略一样,把票价定位立足于咱老百姓,让广大的百姓都能承受,以“薄利”促“多销”,使众多的人能参与到其中,换取“精神产品”的广泛影响和咱百姓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