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印度 采取措施反腐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1
第7版(国际)
专栏:

印度 采取措施反腐败
本报驻印度记者钱峰
  近日,印度负责反腐败工作的中央警戒委员会专员维塔尔在一个研讨会上痛心疾首地表示:在印度,民主已为腐败所操纵,腐败分子披着法律的外衣令腐败顽症在政界和商界形成了一个邪恶的怪圈,成为迫使每个人都要遵守的“现行规则”。
  如今在印度,像维塔尔这样感慨腐败蔓延的人已不在少数。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就曾把腐败称为“国家的顽症”。从当年拉·甘地执政时期的“博福斯”军火腐败案,到拉奥时代的“哈瓦拉”贿赂案,乃至今年的“泰赫尔卡网站”和“印信托”丑闻事件。因涉嫌腐败案件而被曝光的党政军高官一个接着一个,涉案金额之大、人员职务之高,令人触目惊心。广大仍过着贫困生活的印度百姓对此深恶痛绝。尽管每次丑闻曝光后,总有一批高官或引咎辞职,或被立案查处,但往往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印度教徒报》8月4日发表评论文章呼吁说,公职人员腐败案件上升,达到了“必须警觉”的地步。
  不少分析指出,选举前“金钱铺路”导致选举后“权钱交易”是腐败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印度选举法没有对一个政党在大选中的开支做出具体规定。许多政界人士公开承认,仅依靠公开的收入来源不可能竞选成功,接受私人财团的秘密赞助已是公开的秘密。当然,选举获胜之后,作为“回报”的权钱幕后交易也难避免。
  此间人士指出,现有行政管理制度和金融体制的不健全也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近来闹得朝野沸沸扬扬的“印信托”丑闻事件就是其中一例。由尼赫鲁政府在1963年成立的印度信托公司,在公司前任主席苏布马尼亚姆主政期间,由于印财政部对其监管不力,加上裙带关系作祟,整个公司最终被他的贪污腐败和独断专行拖垮,导致2000多万中小投资者怨声载道,政府的声誉遭受沉重打击。
  腐败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毒瘤,给印度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国民心目中的威信,造成了“信任危机”。国大党可谓政坛的“百年老店”,在印度独立后至今的54年间,其单独执政长达45年之久。当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政党能对其构成挑战。但却因其执政期间,贪污腐败的“毒草”严重蔓延,最终失去民心丧失执政地位。尔后上台的印度人民党虽在狠抓吏治、打击腐败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总理瓦杰帕伊更是以“两袖清风”的良好个人形象受到国民的尊重。但由于腐败问题积重难返,不但一时间无法杜绝,而且在不少地方和部门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令印度国民希冀通过政党轮换解决腐败问题的愿望落空。在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大选中,有部分选民放弃了投票权,大概正是出于对选举制度的失望。
  腐败的滋生也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据当地媒体披露,印度政府当年为鼓励出口,出台了一种激励机制,即根据出口商申报的货值,给予他们一定比例的退税奖励。但这一机制后来却被前不久涉嫌贪污的印海关和国税局局长沃尔马利用来中饱私囊。一出口碎布的出口商,在沃尔马的帮助下,在申报时将碎布改成服装,这样他不但获得政府给予的750万卢比“退税”奖励,而且他所建立的“前线”公司还可以在销售碎布的伪装下,通过洗黑钱和进行黑市交易获取利润。而国家财政则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
  此外,腐败还对印度进行的经济改革计划构成巨大掣肘。此间就曾有舆论讽刺道:“一个遍地腐败的国度又怎能指望它吸引大量外资?”新近的民意调查表明,腐败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印度国民最为关心的三件大事之一。
  面对根深蒂固且频频出现的腐败问题,面对舆论和广大国民的呼声,印度高层多次强调要严厉打击和遏制腐败现象,重塑政府清廉公正的形象。瓦杰帕伊总理在不久前庆祝印度独立54周年的讲话中再次向全国表示,对于任何腐败问题,政府绝不会置之不理,无论职务多高,任何涉案人员都不能逃脱法律的严惩。他承认,腐败暴露了现行政治制度中的缺陷,呼吁媒体积极参与到反腐败的行动中来。如何根除腐败,政府正在采取措施。
  (本报新德里8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