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象征希望与未来的盛会——热烈祝贺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2
第1版(要闻)
专栏:

象征希望与未来的盛会
  ——热烈祝贺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
本报评论员
  8月的北京,涌动着青春的激情,回荡着友谊的歌声。申奥成功的欢呼,还在神州亿万人民的心中回响,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又让北京成为世界瞩目的一道亮丽风景。
  走过40余年历程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北京迈开新世纪的第一步;有着3000年历史的北京,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青春与古都,新世纪与第一次,大运会与北京,这样的相逢,注定会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与光彩。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与奥运会相比,大运会虽然因年龄和身份的特殊限制,参赛人数和成绩比不上奥运会,但同样有着全世界的广泛参与,同样覆盖众多体育竞赛项目,同样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和“团结、友谊、进步”的宗旨。而且,更具青春活力,象征希望和未来。40多年来,无数世界级体育明星,正是从大运会赛场崭露头角,走向辉煌。如今,在北京初秋明媚的阳光下,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运动员,无论是久经沙场的名将,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正蓄势待发,准备一展身手。我们预祝大学生体育健儿在比赛中奋力拼搏,创出佳绩,为青春添彩;预祝大会开得隆重、热烈、精彩、成功!
  为举办这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北京搭就了一座舞台,也迈入了一所考场。7月,她刚刚握紧奥运会的接力棒,作出要举办一届最好的奥运会的承诺;8月,她将拿出一份怎样的大运会答卷,必然吸引世界关注的目光。大运会是对北京兴建一流设施,营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的一次初步检验。从1999年4月大运会组委会成立以来,北京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举全市之力对大运会进行了有条不紊的精心筹备。现在,能容纳7000名运动员的花园般的大运村开门迎客,新建和改建的52座体育场馆面貌一新,主新闻中心和各分新闻中心有序运转,各项大型活动安排就绪。以“彩虹”命名的近5万名大运会志愿者,正用自己的热情,为来自五洲四海的客人们架起一道道友谊的彩虹。这一切,都期盼着今天——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的日子。北京已做好准备,中国已做好准备。北京的承诺和国际大体联官员的期望,将用人们非凡的热情和行动来实践。我们不仅要把本届大运会办成大运会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体育盛会,还要办成一次文明的盛会,要把中国人民和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展示于世人,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打好基础。
  北京大运会,不仅是一次国际体育盛会,也是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各地区青年之间的友谊与交流,加深海外友人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了解的一次好机会。开放的北京,开放的中国,正以自己努力进取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在新世纪的开端,数千名中外大学生体育健儿聚汇于此,将为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奏出一阕华彩乐章。
  青年是世界的未来,青年是创新和发展的生力军。今天,朝气蓬勃的青年欢聚北京、公平竞赛、友好交流;明天,肩负着希望的五大洲青年,将携手共进,为世界和平、友谊和进步贡献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