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黄金海岸的忠诚哨兵——记武警福建省总队晋江市中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2
第1版(要闻)
专栏:

黄金海岸的忠诚哨兵
——记武警福建省总队晋江市中队
新华社记者张东波新华社通讯员贾圣尧杨光伟
  走进英雄的集体——武警福建省总队晋江市中队,简朴的荣誉室里锦旗挂满四壁,透明的玻璃展柜中陈列着难以计数的各种奖牌和获奖证书。我们怀着钦佩的心情,去追寻这荣誉背后神奇而平凡的故事。
  晋江市素有“黄金海岸”之称。驻守在这里的武警中队官兵,用青春和热血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维护侨乡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仅近10年就获得各种奖励68项,其中国家和军队级的奖励有14项。那鲜艳夺目的锦旗、奖牌上,镌刻着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经济建设的“保护神”
  今年2月12日,多年来横行乡里、被当地群众称作“郭霸天”的一个黑势力头目,突然潜回晋江市永和镇,与10多名怀揣凶器的“小兄弟”,耀武扬威地在一家酒店大摆宴席。
  “决不能让恶霸漏网!”闻讯赶来的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歹徒“网”在酒店内。一场刀光剑影的殊死搏斗过后,“郭霸天”及其同伙全部被擒,无一漏网,而冲在最前面擒住“郭霸天”的正是武警晋江中队中队长周孝琪和他的战士们。
  改革开放以后,晋江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有一段时间,这里的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流氓斗殴、绑架人质、行凶杀人等恶性案件屡有发生。武警中队官兵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职责,执勤任务十分繁重。为了给驻地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刻苦磨练执行各种任务的基本功。不管战士来自农村还是城市,一旦走进中队这个小小的警营,人人都会成为身怀绝技的“神拳铁掌”。中队参加上级组织的11次比武,共夺得15项第一,17人被总队或支队树为训练标兵、执勤能手,涌现出一批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神枪手”、“飞毛腿”和“擒拿高手”。
  官兵们的汗水没有白流。
  他们在维护驻地社会稳定的战斗中,大显神威,屡建奇功。一天夜里,青阳镇一家鞋厂经营者8岁的儿子被歹徒劫持。歹徒手持霰弹枪和匕首,携人质躲进荒野的一间看鸭棚里。中队接到捕歼命令,指导员宋晓峰率领几名战士潜伏抵近目标。只听宋晓峰一声“上”,战士们猛然跃起,冲进看鸭棚,从歹徒手中夺过人质,并将歹徒全部制服。
  近10年来,官兵们先后执行解救人质、追捕逃犯、武装押解等任务280余次,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维护驻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铁壁铜墙。
  精神文明的“排头兵”
  这个被武警总部授予“拒腐防变先锋中队”荣誉称号的中队,也是一个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模范群体。
  这个中队的营房一度被数十家歌舞厅、娱乐城等场所包围,社会上沉渣泛起的走私、赌博、贩毒、“三陪”等丑恶现象,给官兵的思想教育带来严峻挑战。中队领导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这种新情况,一味地“自我封闭”是“封”不住的,关键是要用先进文化武装战士的头脑,用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占领思想阵地,让官兵在改革开放浪潮冲击中构筑起坚强的精神支柱。
  连队一方面坚持正面教育,引导战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上打牢思想基础。同时,打开营门,请地方领导、专家学者介绍驻地经济建设的成就,组织官兵参观私营企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领略晋江人“敢为人先、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让官兵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先进文化的营养,从而更加自觉地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全方位营造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中队建立健全了荣誉室、学习室、电脑室、健身房、卡拉OK厅和集篮球、排球、羽毛球等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场,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中队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藏书1500余册的图书室,激励战士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立志发奋成才。近5年来,中队先后有9人考取了武警部队院校,38人获得大中专毕业证书,每一名战士都掌握一至两门民用技术。
  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不仅提高了战士的现代科学文化素质,还锻造出战士过硬的思想作风。面对各种诱惑,官兵们始终做到金钱面前眼不红,色利当前心不动,奉献警营终不悔。近年来,一些歌舞厅、娱乐城等个体经营者为“壮门面”,要求中队派几名身着警服的战士常去“转一转”,他们负责付“劳务费”。中队领导一律回绝:“武警部队不是私人保镖,只听党的话,不听钱调遣!”
  侨乡人民的贴心人
  在中队获得的众多荣誉中,光是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赠送的锦旗、牌匾就有30多面(块)。“视驻地为故乡,待人民如亲人”,官兵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9年10月的一天,晋江市遭受台风暴雨袭击,风力高达12级。海浪冲决了海堤,冲毁了农田,吞没了民房……东台镇3万多居民、150多家企业、800多亩盐田危在旦夕。中队闻讯一声令下,除执勤站岗人员外,全体官兵冒雨奔向海堤抢险,运沙石、扛沙袋、打木桩,奋力填补和加固被冲毁的堤坝。从白天到夜里,官兵们没进一粒米、没喝一口水,连续奋战八九个小时,终于加固好堤坝,逼退洪水。
  在晋江,像这样的强台风和其他自然灾害,每年都要出现几次。每次武警官兵总是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冲在抢险的最前头。据统计,几年来中队先后有数十人在抢险中受伤。
  中队驻地的政府和乡亲们,都把武警官兵视为自家人,无论碰到什么难事,总会想到中队的官兵。有一次,青阳镇洪宅安村一头待宰疯牛突然挣断缰绳,一连顶翻致伤13人。
  中队得知后,立即派一名干部率两名战士持枪赶往现场,并跟踪狂奔的疯牛进入一片无人的灌木丛中。枪声响处,疯牛应声倒地。在场群众立即欢呼雀跃,为为民除害的武警官兵喝彩。
  离中队50公里开外的惠安农民潘长青,7岁的儿子潘吉安在与小朋友玩耍后迷路走失。潘长青得知后当场昏倒在地。正在万般无奈之际,两位武警战士领着小吉安出现在潘长青面前。望着“从天而降”的儿子,潘长青喜极而泣。他永远不会忘记是武警晋江中队的官兵救了他的儿子。其实,记住武警战士的何止一个潘长青,晋江中队的官兵早已用自己的行动,在侨乡人民的心中树立起一座高耸的丰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