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结束冲突须诚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2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结束冲突须诚意
本报驻埃及记者徐平
  联合国安理会8月20日讨论中东危机问题,一致谴责导致巴以冲突升级的暴力行为,许多代表呼吁以色列同意接受国际观察员,并尽早落实“米切尔报告”。可见巴以双方结束冲突、恢复和谈已是众望所归。
  最近围绕结束巴以冲突的一些新动向值得关注。
  首先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政治顾问巴兹8月18日在华盛顿表示,埃及无意出兵西奈。这说明埃及从维护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出发,尽力采取措施缓解而不是加剧和恶化地区紧张局势的一贯立场没有改变。巴兹受总统委派访美已一周多,据开罗舆论报道,埃及认为当务之急是消除中东和平进程中的障碍,让各方都能客观现实地研究形势,认清暴力对和平进程危害的严重性,执行已经达成一致的信任行动,准备进入实施“米切尔报告”的阶段。埃及现有一个“新设想”,即在近一两周内将和美国、欧盟及阿拉伯有关国家研讨,并努力说服巴以双方同意越过目前僵持不下的停火问题,直接向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派遣国际观察员,具体落实各方停火步骤,从而有效地制止巴以之间的暴力对抗。
  其次是以色列也在寻找结束冲突的方法。据报道,外长佩雷斯最近提出了分片逐步停火计划:根据巴自治政府监控的能力,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不同区域逐步分片实现停火;而以方则相应撤出其部队,放松对巴的封锁。以色列总统卡察夫20日表示,他支持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分开的“单方面分离”计划。即以色列放弃一些被占领土上的犹太定居点,单方面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一些地方撤军,再沿该线修建隔离墙以避免暴力冲突。至于巴以边界则留待双方最终地位谈判时再解决。
  第三是德国外长菲舍尔已开始为期3天的中东调停访问,继埃及之后他将穿梭于以巴之间,与沙龙和阿拉法特会谈,希望找到结束冲突的突破口。
  这些方案、设想和斡旋能否为各方接受,尚待时日观察,但希望巴以结束暴力冲突的意愿是明显的。这是因为,如果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继续拖延,只会使双方损失不断加大,对立敌对情绪加深,从而使和谈解决问题更加艰难。
  实际上,以巴双方都明白“暴力不可能解决问题”。这就牵涉到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即当事双方的诚意。只要巴以双方真心实意希望停止和结束相互的暴力冲突,对于恢复地区和平有信心并愿意实现和平,那么分歧总有解决的办法。否则,即使向中东派遣国际观察员;国际上再有更多的斡旋及其方案,都将难以执行。
  当前,尽管巴以局势的确紧张,却一直都在双方控制的范围之内,但也不排除局势恶化到失控地步的可能性。因此打开目前的巴以“死结”——以色列要求巴勒斯坦停止暴力才肯恢复和谈,而巴勒斯坦则要求以色列软化其立场参与政治会谈——已是刻不容缓。
  “米切尔报告”目前得到双方认可,因而创造条件和气氛,启动实施“米切尔报告”就分外迫切。安理会有关决议和“以土地换和平”原则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基础。
  舆论认为,只有认真遵守上述原则,才能在执行“米切尔报告”的基础上继续中东和平进程。(本报开罗8月2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