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冷电脑”与“软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2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经济札记

“冷电脑”与“软经济”
王如君
  美国经济疲软不振,电脑业也是“打不起精神”。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电脑业更是冷风频吹,对华尔街股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上个月,据数据搜寻公司调查,今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电脑销售量下降了1.9%,为15年来的第一次,美国的销售量下降了6.1%;本月上旬,数据搜寻公司又公布,全球手持电脑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量比第一季度下降了21%,美国市场的降幅为7%;近日,世界第一大个人电脑制造商戴尔电脑公司发布了赢利报告,今年第二季度亏损1.01亿美元,预测第三季度赢利也顶多是个持平,或是下降5%。业内专家评价道:“冷电脑”与“软经济”构成了一幅令人担忧的画面。
  曾几何时,电脑业风风火火,个人电脑更是突飞猛进,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电脑革命”。20世纪90年代,电脑业和后起的网络业一路风驰电掣,成为助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最有力的两台发动机。但自从去年以来,华尔街股市一跌再跌,“网络泡沫”破裂,一大批网络公司倒的倒,缩的缩,剩下的骨干企业也是在苦撑。现在“苦日子”又轮到了电脑业的头上,戴尔、惠普、康柏等一系列重头企业不是赢利欠佳,就是大量裁员,发展势头越来越走向恶化。
  美国多数分析家认为,促成电脑业趋冷主要有四大原因。
  其一,美国整体经济疲软打压了电脑业的“旺市”。自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季度增长就没有超过2%,今年第二季度只有0.7%。近日又传,商务部即将修改后的第二季度的增长率很可能是个负数。如此大环境下,美国各行业的大公司为了赢利,不得不减少库存,降低投资,裁减员工。电脑设备方面的投资当然也是大为缩水。
  其二,美国电脑市场,尤其是个人电脑市场趋于饱和,极大地影响了销量的上升。目前,美国约有60%的家庭拥有个人电脑,上网的家庭也达到58%,十分需要电脑的人几乎都能用上电脑。“过去15年或20年的那种爆炸性增长需求已不太可能出现”。手持电脑虽然是个“新玩艺儿”,但还算不上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加之经济不好对人们的收入有所影响,不用它也是在情在理。
  其三,电脑在用途方面缺乏“脱胎换骨的革命”,这是电脑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无论是商用电脑、个人电脑,还是手持电脑,近年来虽然也是花样不断翻新,但在用途上少有实质性大踏步提高。个人电脑更为明显,使用最为普遍的视窗操作系统尽管从视窗95发展到了视窗2000,可除了增加了些“小打小闹”的革新外,并没有发生革命性变化。今年10月,微软公司即将推出新一代产品视窗XP,盖茨将其吹得天花乱坠。许多电脑制造商也希望乘势大赚一笔。但视窗XP能否激起人们的热情去换台新电脑,真还是个疑问。
  其四,国际因素对美国电脑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日本经济一蹶不振,欧洲国家经济出现颓势,直接影响了这些国家在电脑设备方面的投资,从而也影响了美国电脑业的出口。日本是使用个人电脑的大户,2000年销量增长了30%,可今年上半年只是与去年持平,下半年很可能还会下降。
  对于美国电脑业的未来前景,业界大多持悲观论调。有的认为,电脑需求再度趋热要到2002年或是2003年,有的甚至预测,直到2005年,电脑业才能“翻身”。不过,英特尔公司总裁克雷格·巴莱特则与众不同。他认为,“全球电脑业已经度过了新一轮技术周期的最坏阶段”,由于新学期开学之前即将出现的购买热以及视窗XP的推出,美国个人电脑需求将于今年下半年再度走上增长的轨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