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平安家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工作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2
第9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法制备忘录

平安家园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工作述评
本报记者吴兢柳晓森
  一年之计在于春,综治关键在基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罗干曾多次强调:要切实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真正做到齐抓共管,真正做到基层有人抓有人管。
  平稳的环境、安全的生活,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切实抓好基层创安、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群防群治等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我们才会拥有平安家园。
  基层创安——百姓有了“治安绿洲”
  基层创安活动始于1997年。当时,入室盗窃、抢劫、小偷小摸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群众的安全感差。基层创安,既反映了社会管理者的需求,更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作为一项颇具创造性的综治工作,遍地开花的基层创安开始大唱特色“戏”。
  当地农民法律意识较差,天津蓟县便以老少皆宜的文艺节目为切入口,唱起了“普法戏”。县评剧团编排了20多个法制教育的文艺节目,专门到镇里村里巡回演出。各乡镇还结合法律法规政策条文,把农民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编成唱词、评书、小品,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出。
  如今的蓟县已有648个村、418个单位、8个居民区被命名为安全村、安全单位和安全小区,18万多户居民和95%以上农家被评为遵纪守法户。
  同为“普法戏”,唱法也不同。在河南鹤壁市淇县,60多种法律、法规和政策被编成顺口溜清清楚楚地喷写在村头墙头:“农业大法记心上,纳税提留不可忘,按时交纳乡统筹,履行义务理应当。”“婚后莫把老人忘,尊敬老人理应当,虐待遗弃是犯罪,依法惩办入牢房。”……
  村民们高兴地说:“自从有了‘法律明白诗’,矛盾少多了。”
  上海唱的是“安全小区戏”。
  上海的安全文明小区,全国有名。随意走进一个小区,那些戴着红袖标、正在值班的老大爷或老大妈和那些四处巡逻挂着醒目胸牌的志愿者,会让你领会到一份安全感。而到了夜里,这些小区的守护者,会换成由下岗职工组成的社区保安队、物业保安队,还有由在职干部、职工组成的护村护楼队。
  在上海市,已有超过80%的居(村)委被评为市、区(县)和街道(乡镇)三级安全小区。
  北京则唱起了“无毒社区戏”。
  去年以来,北京针对发现的吸毒现象,为防止滋生蔓延,在全市展开争创“无毒社区”活动,初步形成了社会化禁毒工作网络。对吸毒人员,他们建立了由街道、派出所、单位、家属参加的“四位一体”社会帮教小组,对吸毒人员定期进行检验、谈话教育、监督戒毒,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获得新生。
  排查调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提起过去的四川德阳八角井镇,当地的群众都会摇头:1997年,该镇近百名村民因征地拆迁问题,推倒了当地一家企业的围墙;1998年,因对“土地补偿费”年终分配有意见,柳沙村百余名群众阻路拦车……
  过去的“炸药桶”,如今成了“模范镇”,1999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矛盾激化和上访事件。记者来到曾经发生阻路事件的柳沙村,70高龄的李承芝老大爷说:“自从有了‘农村群众代表座谈会’,干部下访了,我们就不上访了。”
  八角井镇自创的“农村群众代表座谈会”,每年召开两次。座谈会以村为单位,每10户农民推选1名代表参加,与镇党委、政府干部面对面座谈。座谈会至今已为农民群众解决了数百个问题。
  专家指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安全,重要的是及时发现矛盾、及时化解矛盾。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绝不是形式化的口号,而必须是规范化的制度。
  化解矛盾,城市有城市的法,农村有农村的招。甘肃省形成了滚动排查法:乡镇街道一月一排查,县市区两月一排查,地州市每季度一排查。一旦排查出问题,他们逐级挂牌督办;山西阳泉市有每月10号的政法部门联合接待日;连续52年无人犯罪的江西上高县镇渡乡龙家村,村有治保会、调解委员会,村民小组有治保小组和民事纠纷调解员,发现苗头及时解决,从不留隐患……
  海边的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则将排查调处工作做到了渔船上。
  渔船上的排查调处分成三级:区级有调解船协会总会,由32名船老大负责调处全区所有渔船之间的纠纷;15个渔业乡(镇)有分会,由70名船老大负责;重点渔村、公司有200个支会,由500名船老大负责。三级调解船协会,已成功地调解了各类渔事纠纷近300起,让渔民们“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渔民们高兴地称之为:海上“娘舅船”。
  群防群治——男女老幼人人有责
  在浙江省金华市,曾有这样一个镜头:一次,公安机关抓捕持枪歹徒,40多名出租车司机主动协助追捕。
  金华的2000多辆出租车,已成为全天候查控犯罪的“流动哨所”。近两年来,他们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各类线索857条,协助侦破刑事案件650起,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1271名。
  这些热心的司机们都说:“治安好坏和我们密切相关。我们该管!”
  可以说,群众的参与是基层综治工作最强大、最有生命力的基石。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自愿加入到治安综合治理的队伍中来,不分男女、不论老幼。他们有的主动组建“义务巡逻队”,日夜巡逻保卫家园;有的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制止违法犯罪……
  在福建厦门,见义勇为蔚然成风。今年5月,厦门的四川籍务工青年颜斌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不幸受伤,成了当地又一名英雄。他被市政府吸收为正式市民,并成为一名光荣的治安队员。
  每一年,厦门都会涌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见义勇为先进集体和个人。市政府还为14名像颜斌这样的见义勇为者,解决了就业、城市户口、保险赔偿和医疗费用等问题。
  厦门人说:“城市的安全,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见义就要勇为!”
  在河南漯河市,一支由1980余名党员干部分社区组成的巡逻队,名声响亮。两年来,他们在巡逻中抓获了71名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调处各类纠纷128起。
  在四川三台县乐安镇,由村民轮流守夜的义务巡逻队干得有声有色,乐安镇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
  在北京市金顶街,中小学生利用假期主动参与治安巡逻;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也组建了外来人口治安联防队,参与辖区治安巡逻。
  有道是:保治安,抓基层,家园宁!抓好了基层综治工作,我们对明天的社会治安更有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