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瑞典 环保融入全社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3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瑞典 环保融入全社会
本报驻瑞典记者刘仲华
  在瑞典,一家港口公司想更有效地运输和扩大曾被用作停泊渡轮的港口,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渡轮和货轮停泊地,抑或是一家荧光灯管厂想要扩大生产,这都需要有关的环保咨询公司对工程实施必要的环境审核,以确定该项目对周边环境有无污染,在环保咨询公司向当地管理部门提交合格报告书后,工程才能开工。瑞典人的环保意识深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每一角落,且实行一票否决制:若环保不合格,对不起,关门。
  1994年4月,瑞典议会通过了题为《瑞典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提案,并以此作为瑞典21世纪议程文本。提案要求:经济发展和生态循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进一步明确社会各行各业对环境应负的责任;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生态平衡为基础,决不允许因发展经济而威胁到动植物乃至人类自身的生存,对环境的评估应广泛地渗透在决策和制定各种计划的过程中;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应体现在对税制的改革方面,坚决实行污染者纳税的原则。提案还特别强调资源的管理、废旧物品的循环使用,指出,各种符合生态循环的社会发展模式,都将改变现有的生产消费形式。瑞典的生产者要对其产品和包装负有责任,确保产品最终处理对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在此基础上,瑞典还加强了由环境审计协会负责的环境审计工作。所谓“环境审计”,就是对所有新建项目中的环境因素进行审查、评价、考核,确定其标准是否达到政府和客户的要求或企业目标。
  现在,瑞典许多传统经济部门,由于贯彻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都积极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到传统领域中,使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如为整个哥德堡市提供供暖系统的哥德堡能源公司,其570公里长的管道为城市传输的热量,有2/3的暖气供应来自余热:哥德堡的两家精炼厂产生的工业热水正好为区域性供暖系统提供了热量,同样地,垃圾焚烧和污物处理产生的热量也正好为产生这些废物的广大用户提供了暖气。这样,2/3的热量供给源于当地本已存在的能源,因此不再会对环境造成额外的压力。其余的1/3能源供给则主要来源于天然气,辅之以生物能源,只有一小部分是由燃油提供的。由于有效地利用了余热,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物排放降到了只有20年前排放量几分之一的水平,由石油附属物造成的污染也比1980年降低了98%。在瑞典,环保已融入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
  在瑞典开始大力治理环境污染的时候,许多西方发达国家还未对此予以充分重视,比瑞典慢了几年。这几年,瑞典的环保企业获得了极佳的发展机遇。它们在国内发展壮大后,又迅速进入临近的西欧国家抢占市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针对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这一特点,瑞典政府采取提供软贷款的方式来促进环保企业的出口,即瑞方企业的外方合作伙伴可向瑞典国际外援开发署申请贷款,用以购买瑞典的设备、产品或技术。贷款一般为10年期的无息贷款,第三年开始逐年还本,贷款金额最高可为瑞方总投资的70%或整个工程投资的35%。瑞典国际外援开发署从国际市场拆借资金并支付10年的利息。瑞典政府采用这种手段,既使瑞典环保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又使环保技术更加成熟。目前,瑞典环保公司在固体垃圾处理、水处理和空气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包括其成熟的运作方式,都对各国客户有很大的吸引力。(下)(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