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正确把握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3
第9版(理论)
专栏:

正确把握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钟声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在这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一论述,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搞好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靠法治才能维护市场秩序,实现宏观调控。但必须看到,当前社会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收入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导致的唯利是图、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屡禁不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规范市场秩序,调整各种利益关系,要靠法治,也要靠德治。运用道德的特殊调整手段,可以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消极因素对人们思想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以将各种利益矛盾调整到社会可控的范围之内,避免利益矛盾的激化和对抗,并逐渐缓和乃至化解那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利益矛盾。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是德治经济,靠德治来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规范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过程中搞好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其显著标志是在制度上把法治和德治统一起来。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既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又要和德治相结合,需要相应的思想道德基础。法是要靠人来实行的,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观念状况同他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密切相关,决定着他们遵纪守法的水平和执行法律的程度。要大力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使廉政建设法制化。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大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特别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坚决破除重权轻法、以权压法的旧思想;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法律,提高人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从而真正使法治和德治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搞好结合,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搞好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今天,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正确的行为规范。因此,我们必须在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法治和德治的紧密结合——法治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思想道德建设又为法治提供重要条件。
  积极探索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以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探索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一是探索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在全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并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百城万店无假货”,“希望工程”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始终贯穿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大量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受到很好的道德教育,逐步地在全社会形成讲道德、实践道德的良好风气。二是探索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机制。要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性体现在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之中,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性体现在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把基本的道德要求贯穿于各行各业制定的工作制度、行业规范、乡规民约和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探索道德教育与道德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各级行政部门、社会管理部门、行业组织,要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道德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要把思想道德监督纳入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之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在道德方面的监督检查作用,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