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动物保护过犹不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4
第10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动物保护过犹不及
章云
  城市公园本是人们舒心畅怀地散步休闲之地,但在印度的一些公园里,人人善待的野猴,竟然横行伤人而无人敢管,不得不使人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那天天气晴好,夏尔玛太太用新买的童车,推着5个月大的女儿到附近的公园里散步。突然,一只猴子跳到了童车上,它直扑孩子,并用爪子抓孩子的脸蛋。夏尔玛一时惊呆了,她一边尖叫着,一边用手拼命推猴子,但猴子依然在抓孩子。夏尔玛使劲用自己的指甲猛掐猴子的脑袋,才使猴子离开孩子。幸好孩子没有生命之忧,但脸部却被抓伤了25处。据警方说,在这个小公园中猴子伤人已不是偶然现象。仅上月警察署就接到了35起猴子咬人、入宅骚扰和毁坏物品的报告。在雅木拿河沿岸的许多小区公园里,猴子的威胁已经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进公园都得带上棍棒和爆竹之类的东西防身。据印度中央政府卫生局医生戈塔姆大夫统计,新德里猴子伤人的趋势每年正以10%到15%的比例上升。
  印度的公园很多,其自然环境有许多值得书写的地方。特别是公园里人与动物相处得十分融洽。在这里是绝对看不到人们故意作弄或欺侮动物的现象,据说这与他们崇信不杀生和非暴力的理念有关。公园中,总能看到许多人带着面包屑来喂动物,他们不仅喂那些让公园增色的孔雀、梅花鹿,还喂在许多国家不大受欢迎的乌鸦,甚至连篱笆四周和路旁的蚂蚁都喂。人们如此善待动物,以至于这里的动物从来就不怕人。原本胆小的松鼠会自动地跑到人跟前讨食,乌鸦会像鸽子那样在人群间翩翩起舞。然而,人们对动物的善举却带来不良后果。不仅公园里的乌鸦已经成灾,原来生活在附近丛林里的猴子竟然也蜂拥进城。据灵长类动物专家马利克说,仅去年一年,新德里的猴子数量就增加了5000至6000只,而且每年还以20%的速度增加。
  喂养美丽而可爱的动物如松鼠、孔雀、梅花鹿是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有益方式,即便喂食给令人生厌的乌鸦和蚂蚁,也不会对市民构成危害。但对猴子如果喂养过度、不加约束,便会使它们变得贪婪和得寸进尺,进而恣肆骚扰、贻害人类。
  环境问题专家梅农认为,由于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猴子自然生存的山区面积缩小,大量未经驯服的猴子从山区流落到了城市。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人们自己。这几年倡导增强环保意识,使许多人对人与动物关系的理解走向了极端。他们以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动物都可以任意喂养。历来崇拜猴子的印度人甚至每周两次举行“给动物献食品”的活动,堆积如山的水果和食品引得众多猴子进城。很明显,是人们自己把猴子引进了城市。现在是尾大不掉,猴子开始在城里作祟了。
  专家们提出了治理猴子泛滥成灾的几种办法,如将所有猴子迁到邻近的森林里去,让有关学术机构向大众宣讲喂养猴子危险的知识,以及给猴子做结扎手术等等。但据说政府还未下从根本上解决野猴滋事的决心,原因是,1972年的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条例规定,禁止杀害除老鼠和乌鸦之外的任何动物。
  人与猴子孰轻孰重本是一目了然的,但面对保护生态平衡的重大问题,德里猴子成灾问题的处理仍在不定之天,舆论众说纷纭,当局莫衷一是。看来营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不单是环保专家的责任,更需要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持与合作。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这大概是我们从此事中应汲取的教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