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四世同堂》的当代视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4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四世同堂》的当代视角
徐莲
  祁家老少四代同堂,与街坊李三爷、大赤包、白巡长在老北京小羊圈胡同过着安宁的生活。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平静的生活有一天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人打进了北平城。一切都在枪炮声中变了个样,祁老人的砖头顶不住日本人的坦克,祁天佑、李三爷、妞子、大赤包、招弟等一个个死去,北平在饥饿、死亡中等来了日本人的投降。北京曲剧团取材于老舍同名著作的曲剧《四世同堂》,将于9月7日与观众见面。
  北京曲剧作为老舍先生亲自命名的戏种,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历程。五十年中,北京曲剧团创作并演出了《柳树井》、《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珍妃泪》、《方珍珠》、《少年天子》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一百多个剧目。特别是近几年来,北京曲剧团新排剧目《烟壶》、《龙须沟》、《茶馆》均演出超过百场,并获得了全国性奖项。
  曲剧《四世同堂》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过程与结果,它的深刻意义在于站在人性的立场,对战争中人性的裂变、扭曲和心理创伤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在戏剧结构上,一改曲剧过去围绕两三件事讲述故事的做法,采用了散点式人物群像的描摹,并在“大办丧事”、“大搬砖”等几个段落中创造了新的戏曲程式。
  导演吴晓江认为,名著改编不在于样式上的现代,而在于对内容的把握和对事件的态度。曲剧《四世同堂》要做的,是以当代人为视点,重新讲故事,重新开掘特定事件后的普遍意义。在大的灾难和强大外力面前,个人的小聪明不值一提,这也是对当代人过于自信和盲目乐观的一次反讽,让当代人也由此作一次深呼吸,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要随时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正确的判断。
  导演吴晓江以《一个生者对死者的访问》、《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而受到赞誉。编剧王新纪曾创作曲剧《茶馆》、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