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研究党史须把握本质和主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5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研究党史须把握本质和主流
王炳权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国历史学会、北京市历史学会、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最近在京召开“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如何深化党史研究和加强党史教育进行了讨论。
  党史研究要做到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与会学者指出,研究党的历史必须把握本质和主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本质和主流。热情讴歌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斗争,总结党的成功经验,是党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如何看待党在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与会者强调不仅要看到党犯错误的过程,更要看到党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寻找新道路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仅能够从错误和失败中重新奋起,而且每次都能在理论和实践上前进一步。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克服自身错误的党,一个善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并在纠正错误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党史工作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对党在历史上的错误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既要反映错误和挫折,也要反映成就和进步,更要反映党是如何纠正错误、总结教训并开始新的探索的。只讲党犯的错误,专门暴露所谓阴暗面,不讲党如何纠正错误,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总之,党史研究要做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做到科学性,就是要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阐明近现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做到革命性,就是要阐明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合理性、正义性。没有科学性,革命性是站不住脚的。革命性就是党性的立场,研究历史不能脱离政治。
  加强对青年的党史教育。与会学者指出,青年是未来,是希望,对青年进行党史教育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到中国在21世纪的走向,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问题。当代青年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活跃,勤奋好学,接受的信息量大,但他们对新旧社会的差距缺乏切身体会,对历史与现状没有深切了解。部分青年人不仅缺少历史知识,而且还缺乏分析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容易受到错误理论的影响。党史和国情教育一旦被忽视或放松,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想就会乘虚而入,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完整、准确地把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历史告诉青年,让他们真正懂得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非常必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