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个体户数量为啥下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7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个体户数量为啥下降
百合
  据国家工商局统计,2000年,全国个体工商业户总户数为2571.36万户,比上年下降了18.63%。由于有些单位只管拆,不管建,或拆得快建得慢,使不少个体工商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了经营场所,不得不申请歇业或注销。
  近日,北京市出台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条例规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依法取得的生产经营场所受法律保护,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房屋,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的,拆迁人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安置,使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条件得到保障。虽然只是短短的几行字,但京城百姓从中看到了生活越来越便利的希望,个体工商户也隐隐约约明白,在北京做生意将来会少些搬搬迁迁而不得不撤的烦恼。
  现在,许多城市都在加紧城市建设和整治工作,不少街头市场因“还路于民”而被整顿、拆迁,居民区附近的一些服务摊点也在环境治理中被取缔。整治城市环境应该说是件好事。但有些地方只顾一头,街道整洁了,小商摊却没有去处,群众为此常常发出生活消费不方便的感叹。
  据国家工商局统计,2000年,全国个体工商业户总户数为2571.36万户,比上年下降了18.63%。其中,娱乐服务业和日用修理业下降了近30%。据分析,个体户总量下降,并不是因为个体户新开户数量减少了,而是注销户数激增。就拿城市环境建设整顿来说,由于有些单位只管拆,不管建,或拆得快建得慢,使不少个体工商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了经营场所,不得不申请歇业或注销。北京个体工商户从1995年的29万户降到了24万户,就与因拆迁而失去经营场所有直接关系。
  有些管理部门觉得,现代化城市就应该有点“气派”,而个体小商小贩的存在就会带来影响市容、妨碍交通等“乱”的问题。因此,从城市环境到爱国卫生再到小区治安,每次整治差不多都会影响个体商摊的“生存”。有时一条街要“还路于民”,上百个个体经营摊位便就此“消失”。不少城市这些年对个体商摊“整”的时候多,“帮”的时候少。
  其实,个体户的经营服务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比如家门口的小报摊、小菜摊、修鞋摊、水果摊等,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它的作用不可能完全被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所取代。另外,个体经营也是解决城市就业的重要渠道。个体户多是小本经营,不需要大的资金投入;经营项目以生活服务为主,不需要经营者有多高的专业技术。个体经营门槛儿低,对于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多少积蓄、年龄又偏大的失业人员来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谋生立业的选择。
  居家过日子,离不开家门口的小商摊。对个体经营服务,有关部门在“管”的同时,还要“扶”和“帮”。现在,北京市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定了规矩,提出了不少鼓励措施,可以说开了个好头。但愿其他地方的父母官也认真想想,如何扶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政府为方便百姓生活做些什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