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文明“催化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28
第8版(体育)
专栏:大运快语

文明“催化剂”
萧鸣
  北京申奥时,曾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以申奥促发展,以发展助申奥。北京街头、大运赛场上一系列新的变化已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体会到,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且已经是眼前的事实。体育盛会给东道主带来的既有体育运动成就的展示和爱国热情的高涨,更有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与人们见识的增长。
  曾几何时,北京球场上那几句顽疾似的令人头疼的“京骂”,在大运会赛场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无论是几万名球迷顶着突如其来的暴雨为中国绿茵小将呐喊时,还是数千名观众为王治郅、姚明这些篮球巨人的苦战而焦急之际,不管战局多么起伏跌宕,场内气氛多么狂热,北京的观众都是热情奔放又不忘乎所以。
  不止是在观众席上北京人提高了档次,赛场之外,无数北京市民在与五洲朋友的接触交流中也处处体现着礼仪之邦的热情友好、文明古国的大家风范。你看,意大利的奥运击剑冠军韦扎利不慎把刚刚摘取的大运金牌遗忘在出租汽车上,不仅餐馆的老板、北京的警察积极帮她寻找,北京“的哥”发现客人遗失物品后,也拾金不昧,心急火燎地放下生意去找失主。
  感人的小故事又一次告诉人们,主办大型运动会不仅仅是在办体育赛事,不仅仅可以带来一些经济效益,它也是帮助人们提高文明素养,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良机。从这一意义上看,“人文奥运”的提出,并非是一个空泛的理念,因为“人文大运”已经为它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