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徜徉古城,探寻一个民族的历史,触摸一方土地的魂魄。终于明白,文化是柄火炬,它烛照一个民族的心灵,决定着一个民族究竟能走多远……丽江漫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30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徜徉古城,探寻一个民族的历史,触摸一方土地的魂魄。终于明白,文化是柄火炬,它烛照一个民族的心灵,决定着一个民族究竟能走多远……
丽江漫步
本报记者胡果
  丽江大有名。泱泱中华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就诞生在这个滇西北高原的纳西族聚居地。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四十大庆之际,终于走近了古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奇观,只是些稍显新鲜的街景——
  东巴文号称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沿街小店里随处挂满了用东巴文字书写的工艺品。店主似乎从不招徕,一把竹刀,一块木板,专心埋首于手中的刻画。日月山川,虫鱼鸟兽,三下两下,古朴天真的文字便铺展出一派生气。
  老街多井。闹市之侧,一眼涌泉,井台上还留着刚刚淘洗过的水迹。石栏上有字,凑近一看,居然是“溢璨”!
  走入四方街旁一间不大的门脸,底层摆卖自制的铜铃,阁楼上还藏着一个小小的民间沙龙——滇藏茶马古道研究会。主人布农从书堆中抬起头来,愉快地告诉我们他的会员已经遍布欧亚美几大洲……
  乘着夜风,踩着800年前的五花石路,去东大街听纳西古乐。
  大研古乐研究会和东巴宫古乐会隔街相望,对门而立。一家由音乐奇人宣科主持,《山坡羊》、《浪淘沙》等洞经音乐演绎唐宋遗韵;一家承东巴教传统,《一封书》、《哭公主》等白沙细乐传达纳西乡音。
  风格不同,都称正宗,却不妨碍各自发展。这样的“对台戏”每晚八点半准时开锣,东家坐坐,西家停停,纳西多元文化的宽厚开阔悄然入怀。
  漫步丽江,一种感悟渐上心头。在这里,文化并非装点,也不高远。它点点滴滴渗入古城的每个角落,成为一种处处可见、日日可享的生活方式、百姓悠情。
  这种不着痕迹的亲和平易,反而勾起外来者浓厚的兴趣:纳西民族的文化光辉源于何处?为何在滇西北高原上,独独保留着这样一块古朴清丽的文化家园?文化之于这片土地,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少人说是地理的因素。西南边陲,穷乡僻壤,兵火难沾。这样的解释不能令人服气。川滇藏交界之地,非为世外桃源,忽必烈南征,明洪武西伐,丽江可都是战略要冲。
  于是继续漫步,直到看见木府。
  古镇西南,狮子山下,殿堂巍峨——正是旧时木氏土司衙署,现在成了博物馆。跨入大门,眼前一亮:在庄重的议事厅和森严的护法殿之间,竟然耸立着一座“万卷楼”!一楼设书桌教案、供孔子牌位,上面两层曾珍藏有上万册汉文典籍。当年,木氏家族延请的中原名师,就在此为纳西子弟讲授儒家经史。
  这样的格局有些不合形制。不过,作为云南最早引进中原文化的少数民族首领,丽江木氏家族对汉文化是真心的折服、喜欢。这座西南边地的土司府里,到处可见历代主人留下的诗文墨迹。一面粉墙上,我们发现了这样一首诗:
“边关一窦隔巑岏,固守提封去路难/玉垒千年存古雪,金沙万里走波澜/舆图虽尽天犹广,月今无凭夏亦寒/磅礴远呈精白意,忽从日下见长安”
  闭关自守没有出路,只有站高望远,心怀全局,才能不断进取。眼光何其长远!胸襟何其开阔!不要小瞧了这种文化选择,它透露的决非贵族阶层某几个人的情趣兴味。谁敢说这首生气勃勃的边地诗中,没有闪现出一丝民族精神的辉光?
  站在木府看丽江,找到了一个探视纳西民族心灵历史的独特角度。
  你看,元朝革囊跨江,纳西首领率众迎候,长达470年22代的丽江土司制度由此发端,纳西族也从“酋寨星列”走向统一。明代平大理,丽江地区率先归附,积极引进中原文化,木氏土司制度步入鼎盛。清雍正年间,丽江又在云南第一个实施“改土归流”,创办书院,开科取士,文化走入民间,重教崇礼、喜文嗜乐蔚成风气。
  奇迹发生了。西南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战事,并未给丽江带来灭顶之灾,反而促成了纳西民族的发展跨越。顺应潮流,开放进取,丽江迎来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也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与此同时,先进文化的习染,又进一步锻造着纳西人的民族性格。
  于是,在纳西人眼里,这座木府早已脱离了土司衙署的外壳,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1997年,当损毁于历史烽烟、地震浩劫的木府重新修复的消息传出,古城百姓奔走相告。领我们参观木府的,正是丽江县文化局长黄乃镇,重建工程的总指挥。仅仅两年时间、只用一半预算就复现这座煌煌巨构,黄乃镇说,那是一次民族豪情的体验,是对一个纳西文化人的最好馈赠。
  今天的丽江人,格外珍视这份文化传统。东巴文化研究所、东巴文化博物馆相继建成,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成功召开,大研古乐会飘洋过海,纳西文化焕发生机。民间重教尊师,丽江一中的硬件设施建设据说超前10年,纳西族大中专毕业生的比例,则在各民族中名列前茅。
  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审视中,纳西人开始重新捡拾开放进取的民族精神。1996年5月,著名的“2·3”大地震后3个月,古城开始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变大灾难为大机遇,用大机遇促大发展,古镇重建“整旧如旧”,一批宾馆酒店耸立新区,以民族文化为支撑的旅游业,已成丽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对这片土地来说,文化不是“名片”而是支点,不是“舞台”而是根基。这把曾经点燃过一个民族心灵的火炬,正引领着古城走向明天,走向更多奇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