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向欧洲展示中国——赵启正谈柏林亚太周中国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03
第7版(国际)
专栏:柏林·亚太周中国主宾活动

向欧洲展示中国
——赵启正谈柏林亚太周中国活动
本报记者孙东民
  “改革开放的中国,处在弘扬先进文化的时代。中国将向德国和欧洲的公众展示五千年中国的文明、当代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形象,通过文化交流架起友谊的桥梁。”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赵启正主任介绍了即将在柏林举行的“亚太周·中国主宾国活动”。
  “柏林搭台,中国唱戏”,亚太周·中国主宾国活动(简称“中国活动”),是继1999年巴黎·中国文化周、2000年中华文化美国行之后,中国又一次在国外举行的大型文化展示活动。这次活动,内容涉及文化、经济、北京—柏林友城3个主题,包括展览、展演、经济论坛、友城联谊约30个项目。在展演的两周里,人们将在以“中国文化符号”装点的柏林,观赏到勃兰登堡门前绚丽的东方焰火、菩提树下大街上的大型花灯和中国农民演出的“社火”,可在“得月园”中国文化的“咖啡屋”里体味“茶文化”,也可以在“老博物馆”里观瞻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青州佛教石刻造像,还可以在皇宫广场上的亚洲市场“中国节”上品尝中国美食……
  “中国活动”是中国文化的大型展示,传统文化是主要内容。赵启正说,先进的文化从不拒绝传统,没有民族特点的东西,在国际上便没有地位。中国文化的厚度在传统,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积淀,如果没有了唐诗、宋词、武术、国画、京剧,也就不成其为中国文化。过去外国对中国的雕塑不重视,也许是我们的先人把文物埋得太深了,青州石刻近年来才终于被发现,这使中国人又有了值得自豪的雕塑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先进文化也从不拒绝引进,先进文化也一定是能够容纳世界的文化,先进的文化总是与时俱进,不断创造。中国文化是在与异文化的交流中吸收、融合,并加以中国化的创造。应该说,中国对于外国的文化、哲学、宗教,历来是相当开放的,中国的文化并不排外。佛教最初来自国外,后来成了中国化了的佛教;社会主义思潮也是最先出现在欧洲,后来在中国成为现实。现在,中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这次“中国活动”的展演中,也包括了中国的现代音乐、“前卫”艺术。赵启正认为,对“先锋文化”也要抱宽容的态度,迪斯科、摇滚乐等,许多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被人接受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有不同的传统和文化,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国人也是“地球村”的公民,任何国家都不能封闭。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大,不能老是讲“当中国有文字时,他们还在刀耕火种”那样的话,中国需要吸收一切优秀文化。
  德国是马克思的故乡,中国人民提起德国的历史文化名人都怀有一种敬意。赵启正说,德国名人云集,伟大的哲学家、音乐家、科学家、诗人辈出,世界上很少有像德国产生过如此多的像马克思、黑格尔、爱因斯坦、贝多芬、歌德等那样的历史伟人。作为经济大国,德国占世界GNP总值的第三位,在欧洲居第一位。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德国等欧洲国家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上显得不足。但是欧洲国家一直关注中国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制定了亚洲及中国市场战略,希望在发展中找到新的合作项目。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一贸易伙伴,也是欧洲对华投资第一大国,在华投资单项规模最大,技术含量高,体现了成套性与系统性,但也遇到对手美国、法国、日本等的竞争。邀请中国作为亚太周的主宾国活动,体现了德国人民加强了解中国的愿望。
  赵启正强调,中德两国都是伟大的民族,都为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伟大贡献。德国人的文化素养较高,对举办文化演示要求也高。德国选择中国作为亚太周主宾国,一是因为中国深厚的文化内容,二是看到中国无限的发展前景。但我们并不自大,我们是为了交流而去,为友谊而去,相信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