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碧血丹心铸渠魂——访修建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04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

碧血丹心铸渠魂
——访修建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
尚军生崔国红
  初夏之夜,凉风习习。在即将迎来建党8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对一位普通老党员的崇敬之情,叩开了当年参与建造红旗渠的特等劳模任羊成的家门。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娓娓而谈,向我们讲述起了修渠的那段艰难岁月……
  众所周知,林县有条红旗渠,41年前,我有幸参加了红旗渠这一宏伟工程的建设。每一次回想过去,我都深深地感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就不会有今日的红旗渠,就不会有今天繁荣昌盛的林州。
  数百年来,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新中国成立后,林县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决定修建红旗渠。1960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红旗渠工程正式动工。县委主要领导带领10万民工,浩浩荡荡,开上了太行山。那一天起,我就加入了这支队伍。大家一起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抡锤打钎,装药放炮,哪里工程险恶,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坚守阵地。
  我在工地上担任除险队队长。1960年秋,红旗渠修到鹉崖,这里上不见青天,下边是滔滔漳河水。当地老百姓形容说:鹉崖是鬼门关,风卷白云上了天,禽鸟不敢站,猴子也怕攀。在这险要之地放过炮后,石壁上形成了一个向外突出30米的巨大石块。被炮崩酥的活石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悬在民工的头上。要想荡进去除掉险石,是非常困难和危险的。工地被迫停工了。面对前所未有的艰险,夜里,我失眠了。辗转反侧地想:人死算个啥,不过是摔在石头上的一块肉。为了早日修好渠,就算牺牲了,也值得,拼死一试吧!第二天早上,我向同伴安排了“后事”:万一回不来了,拾几根骨头卷进铺盖里,放进棺材;留在匣子里的饭票、菜票就分给大伙儿。上午9点多,我身系绳索下了悬崖。滑到巨石边,我选好方向,猛的一蹬,凌空向外荡起30多米高,把崖顶上放绳的人看得一清二楚。山风在耳边呼呼作响。随着惯性我扑进了巨石下,用尽全身力气,死死抱住了一块石头,用腰里早准备好的铁钩把自己同山崖紧紧联在一起,成功地将在这30多米深的山崖里的悬石一块块除掉。可没想到,我抬头向上看时,一块石头空然落下,正好砸在嘴上,四颗门牙全被砸掉,紧紧压住了舌头。我从腰里拿出小钢钎,插进嘴里把牙别了起来,用手一扶,四颗门牙全断在嘴里,我用力吐出断牙,吐了口血沫,整个嘴巴都肿了起来。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都戴着口罩,继续在悬崖峭壁上除险。还有一次在通天沟里除险,我被滑动的大绳荡进了圪针窝,稍一动弹就要全身疼痛。过了好久,我才咬紧牙关荡了出去,继续除险。回来后,房东大娘和她的儿子一共为我挑去了200多根半寸长的圪针。大家都说我是“阎王殿里报了名”。
  经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渠修好了,从此我一直没有离开过红旗渠。多年来,各级党委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红旗渠青年洞管理段工作,守渠护渠,植树造林,整整21年。退休后,我和家乡群众一起,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又披挂上阵了。我从县里请来测量队,划定了井位,并组织大家打了一口40米深的机井。90年代,为修建山区公路,我又亲自下崖除险。今天,我73岁了,身体不行了,和老年服务队一起,只能干些栽树、调解的活儿。
  聆听着这个老党员的叙述,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写下的一句名言又浮现眼前:我深感岁月的交替,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关键还在于他是否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丹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