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凯恩斯集团呼吁WTO谈判农业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11
第7版(国际)
专栏:

凯恩斯集团呼吁WTO谈判农业问题
本报驻阿根廷记者李志明
  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必须包括农业问题。这是刚刚结束的凯恩斯集团第二十二次部长级会议18个成员国发出的强烈呼吁。这次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提出,新一轮谈判必须明确承诺结束对农业的歧视,将农业问题完整地包括进该组织的规则中;必须明确承诺通过取消一切形式的出口补贴,根本改变农产品贸易、改善市场准入、减少国内对农业的补贴。这三项是WTO工作目标的基石。
  凯恩斯集团成立于15年前,正值WTO前身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开始之前,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印尼等不实行农业补贴政策的农产品出口国,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城宣告组成这个集团,目的就是争取取消发达国家的补贴政策,改变由此造成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扭曲状况。但是,乌拉圭回合基本将农业问题排除在外,发达国家所做的有限承诺也没有履行。
  凯恩斯集团18个成员国占有世界农产品出口市场35%的份额。如果不是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特别是对出口的直接补贴,它们的出口还可以成倍增加。如巴西食糖每吨生产成本只有200美元,而欧盟是700美元,如果不是有补贴的欧盟产品的竞争,巴西食糖出口至少可以翻一番。阿根廷的小麦、玉米等也遇到同样情况。据统计,发达国家去年对农业的各种补贴总额高达3600亿美元,几乎平均每天10亿美元。阿根廷舆论指出:“发达国家倡导全球化,可是恰恰在我们具有优势的领域不搞全球化。”世贸组织即将在多哈召开大会,会上很可能启动新一轮贸易谈判。此次凯恩斯集团在15年前乌拉圭回合启动的地点召开大会,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此次大会原来准备的文件草案比较温和,只是提到WTO新一轮谈判包含农业问题的必要性。以巴西和阿根廷为核心的南共市态度比较激烈。巴西农业部长甚至明确提出,WTO如果不谈农业,一切免谈,也就是说,如果多哈会议上不能将农业问题明确包括进去,它们就抵制新一轮谈判。阿根廷农业国务秘书说:“我们不能自我欺骗,以为软化我们的立场就能同发达国家达成利益一致。”会议最后文件的文字显然基本接受了这种比较强硬的立场。文件还提出,农业谈判应紧急进行,在未来协议实施的第一年补贴就应该有实质性的减少;一些非贸易问题,如欧盟、日本等提出的环境、动物权益等意义含糊的议题,应该以不扭曲贸易的方式列入谈判议程,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新的非关税壁垒。
  这次会上,有两个特邀代表引人注目,他们就是美国贸易代表佐利克和农业部长维尼曼。美国也是对农业进行大量补贴的国家。美国政府通过长期优惠贷款、保护价格等政策对农业生产者提供补贴。凯恩斯集团成员特别是阿根廷、巴西等国在这个问题上与美国积怨很深。但是美国不直接对农产品出口给予补贴,也反对欧盟的出口补贴政策,还曾表示可以考虑逐步取消补贴。这就使它与凯恩斯集团有某种共同语言。佐利克在埃斯特角强调,在WTO新一轮谈判中,农业是基本的一章。分析家认为,美国可以在农业问题上做某些让步,以换取在服务、信息产业领域的市场,而且欧盟减少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对美国出口有利。凯恩斯集团清楚,所有农产品贸易的问题不可能同时解决,借助美国的力量先从取消出口补贴入手,不失为一种选择。这样,美国和凯恩斯集团在埃斯特角结成了某种策略联盟。这两大力量联手,对于多哈会议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9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