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神圣之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11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观艺录

神圣之旅
  河北承德话剧团创作演出的话剧《圣旅》,在荣获一系列殊荣之后,近日将再次走上京城舞台,参加我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十多年来,《圣旅》不断修改,常演常新,日臻成熟。它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史诗化的手法,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圣旅》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200年前发生在我国清代民族关系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班禅东行。具体来说就是,第六世班禅额尔德尼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不辞千辛万苦,排除种种困难和干扰,从后藏扎什伦布寺启程,历时一年有余,行程两万多里,终于在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赶到承德的避暑山庄,恭祝乾隆皇帝的70寿辰。班禅东行可以称之为一次神圣之旅,《圣旅》创作演出的成功,是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和高度评价以及对现实的生动观照。
  将这一历史的民族的又与宗教密切相关,而且时间久长、地点多变、人物众多、矛盾复杂的事件在戏剧舞台上呈现出来,不但要让观众看明白感兴趣,而且还要受到启示和教育,这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编剧在充分熟悉和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他那朴实而又充满诗意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抒写了这幕神圣壮观的历史话剧。剧本的结构既单一而又多变,这样的结构形式正是历史事实与戏剧逻辑的统一,整个演出既严肃又生动,使观众感到朴实厚重而又耐人寻味。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自然还是班禅六世和乾隆皇帝这样两个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王友来和杨增光这两位演员的表演也很精彩到位。班禅六世和乾隆皇帝这两个人物,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的“深情和至诚”,这一点,正是这两个人物心灵相通之处。
  是的,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班禅六世率两千多名僧众“登越茫茫的雪山,横穿浩瀚的沙漠,走过无边的草原,舟渡滚滚的黄河……”一路艰辛一路血迹,他们的行为不仅令当时的乾隆皇帝“不胜感激欣慰之至”,也令今日的观众感动。为了祖国的统一,乾隆皇帝向前来朝觐的班禅六世亲赠东珠朝珠以表“一片虔诚”,当发现东珠朝珠已被董妃借和珅之手偷换之时,他决不宽容而坚决按“祖制”处置,后经班禅六世“求情”才“恕娘娘远罪求益”。同样,乾隆皇帝的所作所为,不仅令班禅六世非常“感动”,台下的观众对“皇上”这样“不念私情”也同样感慨不已。班禅六世和乾隆皇帝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深情和至诚”,是和今日的观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也正是这历史与现实的相通和舞台上的共鸣,使得《圣旅》的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