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9阅读
  • 0回复

为了三湘大地的安宁——湖南省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12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为了三湘大地的安宁——湖南省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裴智勇
  8月下旬,记者来到湖南长沙市天心区天剑二居委会的办公室,看到墙上一幅治安责任图:居委会所属的10多栋楼都标明位置,每一楼都贴有栋长的名字。居委会主任张国庆介绍说:“栋长由该楼有威望的居民担任,负责调解小纠纷和上下协调的任务。”该居委会辖区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发生恶性案件和治安事故,居民纷纷对记者表示“住在这里很安全”。
  通过10年的努力,像天心区这样的安全文明社区在三湘大地越来越多。湖南省基层安全创建活动的覆盖面由1994年底的10%提高到目前的78%。省综治委副主任罗德文说:“要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确保基层稳定,必须扎扎实实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
  年年都有新道道
  湖南省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年年都有新道道。省委书记杨正午十分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指挥。
  1995年,全省开展了“创建安全模范十县百乡千小区”竞赛活动。1998年,省委提出了《湖南省全面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全省的基层安全创建活动。2000年,省综治委又制定下发了《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检查考核办法(试行)》,使基层安全创建活动与整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的检查考核融为一体。
  整治行动带动湖南省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90年代初期,重点整治邵阳社会治安,实现由乱到治,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1993年、1995年,连续两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以打击地痞地霸为重要内容的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统一行动,多次组织了以打击车匪路霸、打击抢劫和重大盗窃、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打击行动。同时,“无毒社区”、“119消防小区”、“安全文明走廊”等活动陆续地开展起来。
  人人都来参与
  在党员模范带动下,创建活动深入广大农村千家万户。
  常德市普遍开展了“党员联户带创”活动,农村每10个左右农户组成一个联创组,由一名党员带领农户学法守法护法,搞好巡逻防范。益阳市开展评“四户”活动,即评选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科技示范户和双文明户。1995年又发展为创“十星”活动,即创五爱星、致富星、法纪星、计生星、科技星、新风星、文教星、团结星、义务星、卫生星。目前,益阳市创“星”面已达到57.8%。
  在城市,街道社区创安全文明小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从1995年开始,湖南省在小城区普遍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湖南省城市安全文明小区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确保了社区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促进了计划生育、卫生、绿化、环保等工作。自1995年开始,湖南省每年都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的治安秩序,严厉打击危及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领导责任明确,保证人人参与、单位参与的制度建立起来。湖南省将基层安全创建工作作为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的主要内容,建立了省综治委成员单位的“联县创点”制度,充分发挥了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邵阳、永州等地推行了综治创建工作警示制度、综治创建工作风险抵押金制度。嘉禾县1995年被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后,变压力为动力,全面落实综合治理措施,1998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
  湖南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1994年以来,湖南省已连续6年有计划地对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进行全面建设和整顿。吉首市强化综治责任,建立了以村(居)委会、单位为主的日常工作机制。规定村(居)委会和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的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专抓人员分别是第二、第三责任人。责任人坚持每月一次例会,每月排查一次不稳定因素,发生较大纠纷和群众性事件,一把手亲自到现场解决。村(居)委会、单位都成立了综治小组,明确了专干,并健全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等群防群治组织,落实了治保、调解主任和综治专干的经费。
  在巩固完善基层组织的同时,湖南省在各大中城市认真推介“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经验,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各城市建立了以市公安局为中心,以分局、所、队、治安岗亭、民警执勤室、出城哨卡、警务站为点,以安全文明小区为片,以“110”报警服务台为线的动静结合、警民结合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防范模式。农村建立了依法建制、依法治村,创安全文明村,把防范和管理责任落实到户到人的农村治安管理模式。岳阳、郴州等市在村(居)委会普遍建立“村(居)民行为规范档案”,将村(居)民的基本情况、遵纪守法情况、对综治工作的建议和奖励等登记入档,一户一档,增强了群众自我管理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