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北京:众商家忙着救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14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今年月饼还能吃吗

  近日,南京“冠生园”以陈年旧馅制作新月饼的事情被揭露后,社会一片哗然。中秋临近,消费者敢不敢购买月饼?能不能吃上放心月饼?本报记者分头采写了一组报道,从中可以看出,食品质量问题确实该认真抓了。
  ——编者
北京:众商家忙着救市
本报记者王苏伊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北京商家紧锣密鼓地“救市”,诉说自家月饼的清白。
  稻香村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说,“稻香村”今年上市800吨月饼,七成靠自己的专卖店销售,每天所有的门店都向总店业务部上报汇总销售和库存,基本上能做到进销平衡,以销定产。给经销商的三成月饼都在节前预留了3天时间调节货量,以便做到勤进快销,避免造成月饼积压。即使有少量剩品,也大多低价卖给内部职工了。燕莎集团有关负责人说,集团3个月饼品牌“丰泽园”、“仿膳”、“知味观”都采用了最新的高温脱氧技术,避免月饼生产出来后暴露时间过长,细菌繁殖,所用馅料也都经过了精挑细选。
  京城商家大多以“冠生园”事件为警戒,加大了对月饼进货及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西单商场要求月饼生产厂家必须出具月饼评价书、准运证及质检报告。翠微大厦营销策划部的张部长说,除了有信誉的老字号名优企业的月饼,其它小牌子、杂牌子月饼我们一律不进。但当记者到各大商场采访时,发现商家、厂家均不愿意透露月饼的销售情况,都说月饼旺季尚未到来,冷清是正常现象。还一再与“冠生园”划清界线,说我们这儿从来没有卖过“冠生园”的月饼。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位消费者,他们的态度十分明确:“少吃、不买。”虽然月饼销售的最佳时段还没到来,月饼柜台前确实比较冷清,但众商家销售月饼的热情并没有减,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我做月饼生意十年以来的经验看,月饼是一种传统的文化食品,作为中国人中秋节不能没有月饼。一般的规律是,吃月饼的人不买月饼,买月饼的人不吃月饼,它是作为一种沟通情感的礼品化的食品,所以北京今年的月饼市场均在礼品化的包装上提高了月饼的附加值,分出高中低档适合送礼的包装,如搭酒、搭烟、搭茶、搭手饰,这种特殊包装的精品月饼每年都供不应求,我看今年还会如此。”
  离中秋节还有半个月,月饼市场到底看旺还是看淡,不愿意认输的商家说,只有到了节日期间才能见分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