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一批工人自盖的宿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6-16
第2版()
专栏:

一批工人自盖的宿舍
杨家木
在杨家杖子矿务局附近,有几百间工人自己盖的小房子。小房子的墙是石头砌的,房顶用五、六根木头再盖上高粱秸,然后加上黄泥和白灰。这些房子,如果每年修理一次,可住二、三十年,每间(大约能住四个人)只化七、八十元。工人们住这些房子,非常满意,因为很适合他们的需要。
杨家杖子矿务局解放以来发展很快,职工增加很多。一九五三年一次就新盖了二百多户家属宿舍、五幢给独身工人住的大楼,但仍然有许多人没房子住。很多工人只好住在离矿区十里以外三十里以内的村庄里。附近山路不平,骑自行车不方便。每天来回上、下班,少的走二、三十里,多的走六十里。因此,也就不能很好休息,生产搞不好,学习更谈不上了。还有很多工人家属住在一百里,甚至数百里以外,夫妇子女长期间不得见面,两下里过生活,开支很大。有一些青年男女,恋爱好几年,因为没房子而不能结婚的也不少。
如果要国家建宿舍,就需要很大一笔投资才能解决问题。
现在,有的工人自己想法解决了宿舍问题——自盖小房子。钱自己出。有的用互助的办法解决。经济十分困难的由矿务局借给一部分,分期扣还。矿务局利用业余时间用汽车、大车给工人搬运木材和石头,不收运费。使用的土地由政府统一确定。工人自己花七、八十元盖好房子后,在生活、生产和学习方面都感到有很多好处。
让我们举两个工人做例子。
一个是木材场火锯工陈清正。他每月的基本工资是四十二元。家里有妻子和两个小孩,过去住在离矿区二十五里的村子里,租一间房子,每月付房租七元五角。他在公共食堂吃饭,每个月要十五元,剩下的给家里用,生活是很困难的。后来他卖了自行车,又跟别人借一点钱,自己花工夫盖了一间半小房子,全家住在一起,开支小了,生活不困难了,一点不误工,学习也很起劲,成绩优良。
另一个是铁道工吕清海,全家四口(两大两小),每月工资四十八元。过去妻子和孩子住在兴城县,他自己住在独身集体宿舍,在公共食堂吃饭,每月要十八元。余下的三十元作为妻子、孩子的生活费。一九五三年,他自己盖了一间半小房子。现在四个人在一起生活,每月用八元钱买两斗高粱米,用二十二元钱买菜和白面,生活就过得很不错。吕清海说:“过去吃块豆腐,都要狠一狠心,现在吃饺子也不觉得什么了!”因为每月支出少了,去年就能做两套新被褥,还做了新衣裳。生产也很积极。他说:“过去常惦念家里的事,思想不集中,现在安心生产了,矿山开到老,咱就干到老!”
从使用上来说,住小房子好不好呢?跟矿务局盖的平瓦房宿舍比,工人的意见是:一、小房子面积小,向阳,所以冬天暖和;平瓦房高大,烧炕不能解决采暖问题,还要另生炉子,有时候房子里还要结冰,既费钱又不暖和。二、小房子不出房租,住平瓦房出房钱。三、小房子有毛病,工人自己随时可以修理;平瓦房子如漏雨、玻璃被打碎等等,都需要公家修理,公家花的修理费很大。四、盖小房子容易,工人很快就有房子住;盖公共宿舍既费钱又费时间,工人长期住不上(盖得太少)。五、平瓦房的优点是较漂亮、宽敞;小房子则不够美观。
从投资上来比,小房子的好处就更突出了:矿务局曾用四十二万元盖过二十四幢半平瓦房,只能住一百九十六户,平均每户需要建筑费二千一百四十二元零九角。如果这四十二万元来盖小房子,就可以盖够四千八百零二户住的,况且小房子的钱又是工人自己出的,对国家来说,就是很大的节约。
工人们看到自盖小房子有这么多好处,所以当杨家杖子矿务局的领导工作人员决定支持工人自盖小房子时,许多人都向矿务局登记申请。工人们说:“这是解决宿舍困难的好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