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先进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20
第1版(要闻)
专栏:

先进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题
任仲平
  (一)先进性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本质体现。
  “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的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提供了判断政党先进性的标准,也为我们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
  (二)先进性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党的建设的主题,是一个严峻的时代课题。
  我们党走过了八十年历程,执政也有五十二年了。党一成立,就以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国最先进政党的姿态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党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使中华民族摆脱百年屈辱,获得独立尊严;使中国走出悲惨境遇,迈向繁荣富强;使中国人民告别愚昧贫穷,进入文明小康。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党,这是历史证明了的。
  新的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快速前进,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改变着世界面貌。我们党正置身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面临巨大的历史性考验:世界形势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国际大局变动的考验;国内社会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临国内大局发展的考验;要带领全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临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考验。联系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联系我们党的现状,怎样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突出地摆在全党面前。
  (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就是我们党作出的回答。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集中概括,是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它抓住了执政党保持先进性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从社会发展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上提出了建设先进政党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理论的概括,又是行动的指南;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指导原则,又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
  历史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由先进文化引导的,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三个代表”的每一个代表都体现了先进性的要求。“三个代表”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是一个统一整体,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史进步的本质要求。
  坚持“三个代表”,我们党就能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葆生机与活力;否则,就会丧失先进性,失去领导资格。
  (四)党的先进性,来源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我们党诞生之时,尽管工人阶级的人数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很小,力量薄弱,但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赢得全人类的解放。工人阶级的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深深地植根于工人阶级,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我们党就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五)党的先进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
  一个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先进、最严整的思想体系。我们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的发展,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联系的。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党八十年历史最基本的经验。
  一个阶级基础,一个理论基础。工人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以工人阶级为强大物质力量。两者的有机结合决定了我们党的先进性。
  (六)党的先进性,来源于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党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党的队伍,由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所组成;党的活动,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除了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哺育了党,党肩负人民的希望;党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党用先进理论武装群众,提高群众,带领群众前进。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越紧密、越广泛,党的群众基础就越坚实,党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七)党的先进性总是同时代紧密相连。时代的坐标提供着先进性的方位;先进性的要求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方向。
  时代性蕴含着历史发展的新趋势,体现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化的新格局,凝聚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新信息,展示着社会前进的新情况。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立于时代潮头,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进程,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奋斗目标和路线方针政策。
  (八)怎样看待先进性,怎样把握先进性,学习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联系党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些认识:
  先进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先进性的要求永远不能变,先进性的内容却要不断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先进性总是和党在那个时期或阶段的中心任务联系在一起,总是随历史任务和时代要求的变化而变化,总是在不断地丰富和更新。滞后当然不是先进,冒进也不是先进,唯有实事求是才是先进。
  先进性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先进性应当与国情党情、社会条件、群众状况等具体实际相结合,能够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赞成,能够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一道前进。那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孤芳自赏的所谓先进性,没有意义。
  先进性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不是天赋的、自封的。先进性要在奋斗中赢得,在奋斗中保持。
  先进性需要不断培育,不可能一劳永逸。赢得先进性固然不易,保持先进性更为艰难。一定要以高度的自觉、辛勤的耕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断培育和维护,否则先进性就难以持久,甚至可能得而复失。先进性的实现也不会一帆风顺,在探索中也难免发生失误,关键在于始终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
  先进性要化为具体行动,不能当作口号、标签。先进性的要求,要落实到党的全部活动中,落实到每一个党组织、每一个党员的具体工作和具体行动中。要开拓进取,不能因循守旧;要争创一流,不能得过且过;要身体力行,不能坐而论道。
  归结起来,先进性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现实的活动。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是在正确认识和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是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中实现的,是在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进程中实现的,是在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不懈努力中实现的。
  (九)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理论创新。
  科学理论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是反映时代精神的历史,是不断创新的历史。理论创新的步伐一旦停止,认识就会落后,思想就会僵化,党的生机就会停止,党也就丧失了先进性。
  党的历史证明,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结合得好,就会形成新的理论创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这种结合、创新的理论成果。
  理论创新是认识和实践、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必须做到两条: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点,要坚定不移,毫不含糊。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不固守教条,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而只能用实践去发展本本。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毫不含糊。
  (十)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把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结合起来,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的一贯方针。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阶级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
  伟大而艰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推进。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社会阶层的构成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必须主动考虑如何扩大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的问题。这是新形势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更应当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应当解开一个“紧箍咒”,再也不能搞过去那种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的东西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都好起来,个人的财产多起来。关键在于诚实劳动,敬业守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我们还应当认清一个道理,吸收社会各个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不是要在党内搞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各阶级、各阶层、各政党、各社会集团的广泛联盟。我们党则是思想一致、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统一整体。党内不存在也不允许存在任何阶层、派别和集团。
  (十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不能不重视制度建设。党的力量不是党员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理想和纪律凝聚起来的。这种凝聚起来的力量比单纯的数量之和要强十倍、大百倍。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确保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反对独断专行、家长作风;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各行其是、软弱涣散。有了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我们党就有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十二)党的作风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党的先进性通过党的作风展现出来。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认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共产党人开一代新风”。这个新风主要是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美国作家斯诺正是从延安毛泽东住的窑洞、周恩来睡的土炕、官兵上下一致的细微之处,洞察到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所蕴涵的巨大力量,动情地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抗战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归国慰问抗日将士。在重庆,蒋介石请他吃山珍海味,席间言不由衷;在延安,毛泽东请他吃自己种的菜和房东养的鸡,言辞真诚朴实。由此陈嘉庚预言:“共产党一定会取得胜利。”
  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三大作风,同时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一切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风气,都应坚决克服。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败坏党的事业和党的形象的两大祸害。官僚主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指手画脚,做官当老爷;形式主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只图虚名,不求实效。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上级的官僚主义催生下级的形式主义,下级的形式主义糊弄上级的官僚主义。全党同志必须痛下决心,坚决铲除这两股歪风。
  (十三)先进性是对全党的总体要求,也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具体要求。
  党的先进性既有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每一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举一动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也要坚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大力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把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来。
  (十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党内的腐败现象同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格格不入,水火不容。对腐败现象,重视起来,就能逐步解决;掉以轻心,则会酿成大患。我们一定要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同时通过体制创新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加大从源头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迁就,决不手软。
  (十五)做到这些,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又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保证。
  我们讲的“公”,就是党的执政的全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就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党内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所有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绝不允许以权谋私。
  (十六)先进性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题,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我们的前面,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还有更多的风险和考验。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始终不渝地保持先进,为先进而努力,绝不能固步自封,绝不能畏惧艰险。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有全党同志在“三个代表”指引下的奋发向上,与时俱进,我们的党一定能够更加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生机与活力。
  这是历史,也是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