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中国民间艺术倾倒柏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24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柏林·亚太周中国主宾活动

中国民间艺术倾倒柏林
  本报柏林9月23日电记者杜英姿报道:几天来,参加德国“柏林亚太周”的中国陕西社火表演在当地受到热烈欢迎。
  社火作为节日民间迎神赛会演变而成的自发性群体游乐演艺活动,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这次演出带来的高跷、秧歌、脸谱、鼓舞、说书、吹打乐、跑旱船、秦腔曲牌等多个节目,鼓舞交辉、百戏并呈、杂技尽献,综合展示了古风社火的独特魅力和乡土中国的浪漫辉煌。
  9月21日下午2时,陕西安塞腰鼓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从“亚太周中国市场”所在的皇宫广场出发鼓舞前行,穿过市中心优雅的菩提树下林荫大道,来到施普雷河畔柏林教堂广场。激越铿锵的鼓声、虎跃龙腾的舞步,陕北高原上2000年来盛行不衰的传统鼓舞,在广场希腊雅典式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的背景中,构成了柏林今秋一道绚丽的中国风景。
  22日下午,皇宫广场上更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露天舞台前也站满了观众。《二鬼摔跤》,一名演员腰间绑缚一个假人造型,俩人扭在一起,摔来摔去不分胜负,滑稽而神奇。演出中间,突然大雨如注,很多观众却没有躲进近在咫尺的大棚市场,而是打着雨伞继续欣赏飘逸欢快的《旱船》。跑船者边歌边舞,风趣幽默,观众会心微笑,从这个巧妙表现男女相爱过程的场景中,领略了中国乡村的质朴和清新之美。
  陕西华县皮影剧团在柏林新科隆区木偶博物馆连演几天,这里变成了一座柏林观众了解中国古老皮影艺术的学校。许多观众早早来到博物馆,二楼的皮影展展出了用上等牛皮精工雕制而成的影人造型,繁简相宜,线条优美,精致高雅,千姿百态,体现出生动的造型意趣和民间艺人天才的想象和艺术创造力。观众还可以到一楼选购自己喜欢的小影人,孩子们更是把玩再三、爱不释手。一个小时的演出,五位幕后农民演员配合默契,月琴、板胡、弯板伴奏,“碗碗腔”行腔拖韵、雅致雄浑,而“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签手”,以高超娴熟的挑签技艺,将皮影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横戈勒马、闪转腾挪、对打厮杀、欢欣喜悦,产生强烈感人的神奇艺术魅力。演出结束,观众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颇像一个小型艺术研讨会。目前皮影演出已进行了14场,产生热烈反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