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改进酿酒技术,大力节约粮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6-18
第2版()
专栏:

改进酿酒技术,大力节约粮食
刘希
自今年年初以来,贵州省贵定专区的酿酒业,采取各种方法提高了出酒率和节约了大批粮食。他们的总的目标是要降低粮食使用量百分之十三点三,一年为国家节约二百万斤粮食。
这个专区共有地方国营、合作社营和私营的酿酒作坊一百八十九个,大都是酿的苞谷酒。这些作坊的酿酒技术都很落后,蒸煮粮食、糖化、发酵等过程中的火力大小,温度高低,过去都没有一定科学的标准。操作方法也极不一致,粮食蒸煮不均匀,有生有熟,该出酒时不出酒,不到出酒时间出了酒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这些作坊的出酒率都很低,一百斤四十五度的酒,一九五四年平均用粮量高达二百二十七斤四两。全专区酒的销售量是七百万斤左右,可以想像在酿酒中浪费的粮食是很多的。
为了提高出酒率,去年十月,贵定专署工业科派人到重点酒厂组织了技术交流,并派工人出席了西南和贵州省召开的酿酒技术交流会,学习了外区先进的酿酒经验。今年,专署和各县县人民政府又先后分别召开了酿酒技术研究会和交流会,通过上酿酒技术理论课、现场表演、组织参观等方法,交流了酿酒经验。在专署召开的技术交流会上,还邀请了镇远专区庆余酒厂的工人代表作技术表演。各国营酒厂还成立了酿酒技术研究小组,交流和推广本厂和外地的酿酒经验。
各酒厂在技术方面还有这样一个关键问题,由于气候变化不定,酿酒糖化时,箱、桶上下四周和中央的品温(粮食的温度)冷热不同,“冷籽”多(未糖化的粮食叫“冷籽”),对酒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瓮安县地方国营酒厂提出了消灭“冷籽”、一年为国家节约二十一万斤粮食的口号。这个厂的工人围绕这个问题提了七件合理化建议,经过研究讨论,厂的领导方面采纳了把箱、桶埋到地下的建议。试验结果证明,采用这个办法,由于箱内的半成品不受外界气候忽冷忽热的影响,易于掌握品温,消灭了约占百分之二十的“冷籽”,大大提高了出酒率。这一办法试验成功后,厂里就加以推广,专署和有些县还组织了各酒厂的工人前去参观、学习。现在这个专区大部分的地方国营酒厂都采用了这一办法。为了改进操作,不少酒厂都买了温度表,规定了蒸煮、糖化、发酵的温度和时间,初步统一了操作方法。随着技术上的改进,许多酒厂改进了劳动组织,提高了酿酒的效率。
在试用代用品方面,这个专区去年有些酒厂试用过甘薯、马铃薯、苞谷秸、橛根等十几种代用品。贵定专署在今年六月初派出了两个工作组,到各厂总结试用代用品酿酒的经验,进一步摸清了产量、品种、价格、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准备在今年第三季度末正式开始使用部分代用品酿酒。
为了保证节约任务的完成,各厂对工人进行了算“浪费账”、“损失账”的教育,增强了工人的节约观念。今年第一季度每百斤四十五度酒的平均用粮量,比去年降低了二十一斤多,全专区共节约了粮食三十三万八千四百多斤。经过工人的努力,四、五月份各酒厂的用粮量又有所减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