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企业克隆不简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24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各抒己见

企业克隆不简单
诤言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标题挺唬人——华凌要克隆联想。细读文章才知,不是说华凌要做联想的完全翻版,而是要借鉴联想的经验实施ERP。
  那么,企业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克隆吗?
  克隆企业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自己克隆自己,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企业遍及世界的分店;又比如跨国公司设立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前者有一套成熟的连锁经营模式,因而成功者不在少数;后者则不那么幸运。看看我们的合资企业,有几家真正与母体完全一样?磨合不好、投资失误的例子并不鲜见。我们听到更多的,则是外方为了在中国生存发展,努力适应中国的文化。
  二是克隆成功企业。在国外,企业的组织架构都是标准的,企业就像可以随意拼装的机器,人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复制一家公司,并确保其运转正常。而在中国,大多数公司还处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许多制度还不健全,在运作上更多地依靠企业家的能力而不是机制的力量。因而,我国企业在“克隆”问题上,一定要十分重视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因素。
  华凌花了200万巨资,聘请世界五大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做顾问,借鉴了世界成功家电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理念,耗费了半年时间,可就是无法成功将ERP移植入企业,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中外企业的文化不同,企业间管理模式不同。到头来,还得求助于联想这个“过来人”,这个“会说中国话”的本土企业。同样,联想实施ERP过程中,柳传志就曾利用自己的权威,一举解决了权力再分配的难题。新项目组对联想的企业管理理念、组织模式、业务流程等进行了相应的变革,联想才真正作了ERP的主人。
  可见,选择哪家企业,克隆什么,还必须从实际出发,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的自身实际要求。要克隆成功企业的“神”,而不耍花架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