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发展农村经济须有新思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26
第9版(理论)
专栏:

发展农村经济须有新思路
孙永森
  随着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实现,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思路创新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维定势,以新的思路,打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更大发展。
  从专注于农村发展到重视城乡经济对接、互动
  进入新世纪,一、二、三产业联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对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第一个对接点;城市工业为农村提供了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料,这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第二个对接点;城市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是第三个对接点;城市居民的农产品消费是第四个对接点;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大量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和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以及其他传统工业逐步向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转移,这是第五个对接点;城市工商业生产和管理方式向农业领域渗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也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对接点。应抓住产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两个重要环节,增强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完善城镇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扎实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
  从农业结构调整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1985年以来,我国曾进行过几次农业结构调整,但几次调整主要都是围绕扩大经济作物比例进行的,是一种数量扩张型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则是以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为中心的质量素质型调整,也是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转变。要搞好这次调整,我们的目光必须从局限于农业及农村,扩展到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各个环节。为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农业综合效益与区域比较优势的关系。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不仅要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的比重,而且要不断优化品种品质,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应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逐步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二是正确处理市场开发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农业新品种、新产品的开发应与市场开发相结合,防止科技开发与市场脱节。三是正确处理农村经济结构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关系。应统筹兼顾,对农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统筹考虑,对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建设统筹考虑,把农业结构调整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框架中加以考虑和规划。四是正确处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转变政府职能的关系。调整农业结构要以农民为主体,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切实尊重、依法保护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应以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重点,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使农业结构调整真正实现由“行政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由种养业生产计划调整向体制和科技创新转变。五是正确处理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要防止对农业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而应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工业化和市场化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应抓住农业现代化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它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装备、设施来改造传统农业,并以具有现代素质的人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农业。其次,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包括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这就要求我们把传统工业的市场化改造经验运用到农业上来。从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来看,一些地方虽然已经建立了一批农产品基地,开发了一批名特优农产品,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龙头企业,但离工业化管理和市场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创新的力度,把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