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两优一快”强市富民——访安徽亳州市市长王首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28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两优一快”强市富民——访安徽亳州市市长王首萌
本报记者夏珺
  安徽省亳州市从当地实际出发,把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环境、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重大举措,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两优一快”建设年活动。记者日前采访了亳州市市长王首萌。
  亳州市(地级)是去年6月组建的,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人口525万,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农业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沿海等先进市相比,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王首萌说,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产大、二产弱、三产小,财源结构单一,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外向型经济不发达,个体私营经济刚刚起步,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大型企业比较少,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等,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两优一快”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目的是争取在“十五”时期,使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王首萌解释说,“两优一快”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优化经济结构是主线,优化经济环境是保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目的,三者共同服务于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
  具体说来,第一产业的重点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力抓好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
  第二产业要努力壮大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快企业产权多元化进程,大力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和社会资金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制,使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二是调整行业结构,在坚定不移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对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上。三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快对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步伐,力争年内在所有的骨干企业中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四是调整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开发系列新产品,淘汰劣质低效、竞争激烈的产品,努力发展精、特、优、新产品。
  第三产业要加快发展新兴三产,突出发展旅游业。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流通业、金融保险业、社区服务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特别是要充分挖掘亳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积淀,打好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张牌,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良好氛围。
  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是亳州市经济发展的致命弱点。王首萌说,千方百计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迫在眉睫。一是盘活存量资产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企业的改造上,投入到盘活庞大的存量资产上。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药材之乡”、“黄牛金三角”等比较优势,引进高新技术,重点发展中药材有效成份的低温淬取、中成药研发、生物制药等。三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四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解放思想,减少环节,放宽限制,吸引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创办个体私营企业。五是抓住组建地级亳州市的历史机遇,抓紧搞好城市规划的修编工作,以城市建设带动投资增长,拉动消费需求,促进三产发展,为今后的永续发展涵养后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