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让外资多流向研发中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28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二00一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引资结构更有潜力,也更有竞争力——
让外资多流向研发中心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表面上,去年中国利用外资410亿美元,同比位次降至全球第九,但是,随着技术密集型工业引资升温,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竞相追逐的技术密集型投资目标,其中一个亮点,就是研究与开发中心(R&D)的设立。
  当前,国际投资新的变化趋势之一是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日益全球化,最明显的是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境外设立的研发机构不断增加,如日本注册资金逾10亿日元的制造企业拥有海外研发机构的占10%以上,而美国因其高科技的先天优势,已成别国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最集中的“磁场”。就我国现阶段的利用外资而言,要在国际经贸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必然要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并从追求数量转向注重质量。
  《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跨国公司500强有近400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各种研发中心达100多个,近40家具备了相当规模,主要集中于计算机、通信、电子、化工、汽车、医药等行业。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相对齐全的研发基础设施,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向中国研发领域伸出了“橄榄枝”,如摩托罗拉投资2亿美元建立了电子产品研发中心,麾下有研究人员650名;微软继对国内一家研究所投资8000万美元开发基金之后,又宣布投资5000万美元在上海成立微软亚洲技术中心。通用、朗讯、三星、IBM、杜邦、宝洁、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都瞄准中国投资研发项目。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高达298亿美元,占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1%。可以预见,研发中心的发展,会带来更加可观的引资效益。
  当然,与国外相比,外商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总体上仍处于起步时期,“为我所用”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调整思路,完善政策,改良环境。对于引资额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的中国,面对全球跨国投资的不确定性,应当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外资,还应关注如何提高从外资中获取最大收益的能力。类似于研发中心的项目,无疑是顺应新形势的明智选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