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两岸都是中国人——访焦仁和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26
第11版(港澳台侨)
专栏:

两岸都是中国人
——访焦仁和先生
本报记者王连伟
  台北市仁爱路二段厚生大厦,焦仁和先生的“信和国际法律事务所”就设在大厦的10楼。一个闷热的下午,我如约来到这里采访焦仁和先生。
  焦仁和的名字在海峡两岸知名度都颇高,这是缘于其任职于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期间,曾为海峡两岸交流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因此,许多关心海峡两岸交流和发展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焦仁和先生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微笑好像永远挂在他的脸上,见到他,不禁使人一下就轻松了许多,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番寒暄后,焦仁和说,自从去年“5·20”台湾“大选”后,民进党上台,他便从此告别政坛,回归老本行,开办了“信和国际法律事务所”,自任所长,当起了律师。他告诉记者,由于理念不同,他不会再为“新政府”工作。但是,他说他一直在关心海峡两岸的各种动态,从他的言谈话语中也不难看出,两岸的每一个动作他都了然于胸,并在一些场合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面对目前两岸的局面,焦仁和感到很遗憾。他认为,起因首先缘于李登辉1996年访问美国康奈尔大学,1999年他又发表“两国论”,致使正在步入正常的两岸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也终止了两岸正常的协商管道。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后,否认两岸“九二共识”,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对此,焦仁和表示,不能接受“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是台湾人”的观点。他说,在台湾岛内,有本省人和外省人之说,还有族群之争;在两岸关系上,又有“台湾人”和“中国人”的论调,这都不利于两岸的和平发展。现在,一些人要抛弃民族文化,而以民族主义取而代之,这是一个危险的倾向,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两岸的高度警惕,如此任其发展下去,将会更加制约两岸的互动关系。因此,他认为只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增加彼此交流往来,在建立互信的基础上,才能求得两岸的长期发展,他说,就目前形势来看,这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焦仁和告诉记者,在两岸两会的交往过程中,他逐渐了解了大陆方面的谈判意图。他说,本来大陆方面要求先进行两岸政治谈判,因为双方谈判的层次较高,更容易将问题在谈判桌上解决,从而可以缩短谈判时间。但是,由于当时台湾方面担心大陆在政治谈判中设置“圈套”,使其“上当”,故而要求双方先进行事务性商谈,待取得成果后再进行政治谈判。焦仁和认为,其实,当时台湾的确是有点多虑,要不然两岸关系的情势可能会比现在要好。
  焦仁和先生祖籍河北省清河县。1948年1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仁和路上的仁和医院,故取名为焦仁和。其父是法官,母亲是北京人,外祖母是旗人。其父曾在石家庄法院当院长,后任职于浙江海宁、杭州等地。1949年1月被调往云南任大理法院院长,在其上任之前经友人斡旋,又被改调派往台湾高雄市任法院院长。于是,全家人随父前往台湾,从此便留在了祖国宝岛。一直到1987年,台湾开放岛内居民赴大陆探亲,才与大陆的亲属恢复了联络。
  焦仁和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后赴美国继续深造,取得了俄亥俄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赴英国伦敦大学政经学院进行研究工作。回台湾后,焦仁和先后担任过文化大学和东吴大学教授以及一些政务要职。
  焦仁和卸任后开设的“信和国际法律事务所”,其业务包括各种法律问题的咨询、两岸及其涉外投资以及国际贸易与技术合作等涉及法律事务的各种问题。目前,“信和”已在大陆的上海和北京分别设立了办事处。
(本报台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