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桃李芬芳春满园——记香港培侨中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26
第11版(港澳台侨)
专栏:

桃李芬芳春满园
——记香港培侨中学
本报记者王尧
  港岛北部的宝马山上颇多学校,著名的爱国学校培侨中学就坐落在这里。一幢大楼囊括24个教室、室内球场、礼堂、游泳池、露天球场及停车场,此外尚有一幢11层高的宿舍大楼。占地不算大,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已算难得。这一天,培侨中学的校园里紫荆盛放、乐声阵阵,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正在礼堂举行,身着白衣白裙白裤的少女少男们在骊歌高唱后就要各奔前程。在“培侨,像一个春天的花园……”的校歌声中,白发苍苍的老校友眼含热泪,思绪回到了那风雨如磐的年代。
  培侨中学创办于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其时,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使它成为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联系的枢纽。东南亚的华侨青年希望来到香港,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领略中国内地革命气息,以便将来回内地服务。培侨中学的创办,既满足了东南亚青年求学和追求救国真理的愿望,也为华南地区的爱国进步活动提供了一个后方基地。
  当时的校址,在跑马地半山的朗园。三年间,培侨为新中国的诞生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三年中,有不少爱国师生投笔从戎,参加到内地的革命洪流中,有的为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培侨中学升起了五星红旗,首任校长叶廷英在讲话中说,这面红旗也染有我们培侨师生的鲜血,师生们听了不禁热泪盈眶。新中国成立以后,需要大批建设骨干,培侨的毕业生踊跃回内地升学,部分教工也应邀回内地服务。
  建校初期,经费极度缺乏,培侨的老师们一杯清水几块饼干就是一顿饭,出外应酬时几个人轮流穿一套西装;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培侨为香港的基础教育作出了不少贡献。五六十年代,香港的中小学教育尚不普及,培侨是当时最早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之一,也是香港社会公认的校风良好的学校,重视体育和课外活动,重视对学生领导才能和辩论演讲能力的培养。许多校友后来进入社会,事业有成,都异口同声地感谢母校在这方面的训练。教学方面,培侨最早提倡写教案,经常总结教学经验,举办教学成绩展览。每年的国庆和五四青年节期间,培侨都要组织集体活动,“五四”歌唱比赛已经成为培侨的传统;还有坚持多年的“国旗下的讲话”,既加强了同学们的国家民族观念,又锻炼了演说能力。朗园,像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老师们在这里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教会了他们热爱祖国和如何做人。从这里走出的一批批优秀人才已经分布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就曾受教于培侨,现在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康民、民主建港联盟主席曾钰成都是该校的教师。
  这样的一家爱国学校当年当然不能见容于港英当局。培侨曾被贴上左派学校的标签,遭孤立和扼杀,连“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也被认为是展示“政治旗帜”而受到禁止。除了政治上的迫害外,从70年代后期起,学校的经济压力也与日俱增。香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中小学已从四五十年代的私立为主转为公立为主,靠收取学费办学的私立中小学已很难立足。培侨的师生们在勤俭办学、清贫办学中挨过了那个年代,许多教师靠比社会标准远为低下的薪金度过了他们的青春岁月,贡献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尽管如此,1983年,在培侨教师的多方努力和校友的慷慨支援下,培侨宝马山新校舍落成。到了90年代,长期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承认以及多年努力争取,加之政治大气候的变化,培侨终于得到了政府的直接资助,结束了学校经济困难的艰苦岁月。
  培侨取得了应有的公币资助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们利用比过去优越得多的物质条件,加强教学力量、改善教学设施,教学成绩进一步提高。到2000年,培校学生参加中学会考合格率达到92.4%,其中,中国文学、世界历史、英文B卷、电脑等科目的合格率达到100%,预科学生参加高级程度会考合格率为78.4%,有近九成学生在本地或海外攻读学位或大专以上课程。
  转眼间,培侨中学屹立香江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培侨的历史,不仅是一所普通中学的历史,也是一个爱国进步阵地的历史,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培侨必将谱写出更美的篇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