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巴中建新村农民尽开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07
第1版(要闻)
专栏:

巴中建新村
农民尽开颜
本报记者刘裕国
  “活了几十年,我第一次感到活得像个人样,走路腰杆都挺得直些。”九月进四川巴中,南江县老农民李全学拉着记者在他的庭院一边转悠,一边讲述。
  看巴中农村,犹如欣赏一幅幅绚丽生动的田园风景画。昔日零星散乱、破败不堪的农舍,如今水泥路连村,石板路连户,甘霖入池,果林绕宅,电话、闭路电视入农家……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一进入巴中地界,我的精神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做出符合民愿的科学决策
  巴中是一个老、边、穷地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十二万巴中儿女参加红军,四万多人献出了生命。所辖四县区,两个是国定贫困县,两个是省定贫困县。几年前,有九十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三千一百多户贫困人口住窝棚、岩洞。
  一九九八年初春,新任巴中市委书记周登全到平昌县镇龙乡翻身村调研。看见农民兄弟还住着人畜不分、破烂不堪的房屋;孩子上学来回要走二十公里的泥巴山路;山高路窄,远离市场,农民只好把成熟的桃子、梨子拿来喂猪……周登全的心一阵紧似一阵。
  随后,一场大规模的查民情、摸民意活动在巴中全面展开。巴中市委确定了“巴中新村”模式:推行“五改三建”,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池、建园、建家;发展“池园经济”,把千家万户打井、建池、修路、办园、发展农机与发展庭园种植、养殖、加工、运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村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和乡镇党校。如今的“巴中新村”,被老百姓称为“希望工程”、“民心工程”,被四川省委确定为省扶贫攻坚的“一号工程”、“样板工程”。
  只有干部群众都成为明白人,建设才会获得根本动力
  巴中的决策者们从实践中得出结论:只有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到政府是在为自己改变生存条件、生活条件,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极大地发挥出来。
  许多人都称市委书记周登全为算账书记。
  在周登全的公文包里随时都装有一个小小的计算器。他对记者说:“山里的农民最讲实际,算账也是做思想工作,干部算得清,群众听得明,事情才办得好。”周登全走到哪里算到哪里,有时还深入到田间地头,面对面算给农民听。
  于是巴中农村出现了串串新鲜事:农户向村里写出“五改三建”和发展池园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申请书,把建设项目、标准和完成时间列出清单;村里汇总农民申请,向乡镇党委、政府写出决心书,保证对农户做好指导、协调等服务工作;乡镇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行具体规划;村委会以合同的形式对农户的施工和奖惩做出明确界定。市领导把这一做法概括为“三书一合同”的决策机制,并在全市推广。巴中市委副书记王吉安对记者说:“该机制的建立,有效地克服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和政府搞行政命令、大包大揽的做法,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的意愿与政府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只有干部用真心,群众才会动真情
  在指导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的巴中新村建设中,巴中市委除直接指导六十三个村以外,从一九九八年起,带领市级机关具体抓了五个贫困村、二十三个社、一千五百五十户的建设。全市二十一名地级干部、二百多名县级干部、一千二百多名科级干部,人人直接帮扶到户;下派一百二十名科级干部到贫困乡镇挂职建新村。
  周登全经常到基层现场办公,有一次他星夜兼程到省上争取项目,不幸遇车祸,肋骨被撞断,包扎后由人搀扶着还四处跑资金。为了尽快修通巴中新村的主动脉公路,他日夜奋战在工地,由于劳累过度,胃部大出血,当场昏倒在工地。
  巴中市各级干部苦干实干的精神,换来的是千百万群众的劳动热情。全市一百六十五万农村劳动力每年出足“两工”三十个,保证了每年有五个亿的人力资本投入;年劳务输出保持在五十万人次,务工收入稳定在十五亿元左右;在家务农的劳力每年组织借工换工约一千三百万个,折资一点三亿元。在九十年代中期展开的第一轮交通大会战中,全市组织动员了四十万群众带上被褥、粮草和筑路工具,开赴八条干线安营扎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