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村里来了兵“巴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07
第1版(要闻)
专栏:

村里来了兵“巴郎”
新华社记者蔡晖新华社通讯员牟国云
  “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住的干打垒,走的尘土路”,10年前,新疆疏勒县巴仁乡十六村农牧民还过着这样的生活。10年后的今天,十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宽的柏油路,绿郁郁的沙枣林,排排红砖瓦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国庆节这天,富裕了的维吾尔族群众敲锣打鼓,牵着牛羊,提着馕、月饼和红石榴喜气洋洋来到南疆军区某部炮兵团驻地慰问亲人解放军,感谢子弟兵帮他们走上了富裕之路。村党支书玉素甫高兴地说,自从村里来了兵“巴郎”(维吾尔语:当兵的娃),我们的日子像石榴一样红火。
  巴仁乡十六村是维吾尔族群众聚居的全国重点扶贫帮困村。南疆军区某部炮兵团与这个村结成扶贫帮困“对子”后,利用助民劳动时间和节假日,为村里铺了一条1700米长的柏油路,使315国道直接通到了农户家门口。
  为了使维吾尔族群众不再吃涝坝水,炮兵团官兵和十六村群众一道,修建了2000米长的防渗渠,引来克孜勒河水;种植农田防护树38000多棵,开挖排碱沟3000多米,把低产田改造成为高产田。与此同时,他们还出资3.6万元,建起无塔压力灌水系统,一条条铁水管通到了村民家中,村民们家家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炮兵团官兵积极向村民传授科技知识,培育各类专业户186家,并投资3万多元修缮学校,使村里83名儿童重返校园。炮兵团还帮助村里开通了电视,建起了村“广播室”、“农民夜校”、“青年民兵之家”,使十六村形成了浓郁的学科学、讲文明良好氛围,被喀什地区表彰为“遵纪守法文明村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