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十一”消费市场总体兴旺有序,然而,我们的服务业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黄金周:服务业还需加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08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十一”消费市场总体兴旺有序,然而,我们的服务业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黄金周:服务业还需加力
龚雯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对于国内服务业又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检阅。不难看出,各相关服务行业都为这7天假期做了充分准备,在扩大接待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方面普遍下了功夫,确保了“十一”消费市场总体兴旺有序。然而,如果客观地打分,我们的服务业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假日生活的旅游问讯、购物刷卡、订票订房、景区交通、餐饮卫生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此外,在一些地方,银行关门,邮局放假,休闲场所少,景点环境差,游乐设施滞后,特色商品缺乏……消费者很不满意。
  自国家延长公休假以来,我们经历了7个黄金周,假日经济早已破题,黄金周消费也日趋成熟。应该讲,与前几个长假供需严重失衡相比,服务业在供给规模和接待能力上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坐车难、住店难、吃饭难等得到根本缓解。但是,在供给层次和服务质量上却变化不明显,满足不了现阶段的消费需求。7个黄金周的收益表明,假日经济对进一步刺激消费具有积极作用,而服务业正是假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营造宽松、便利、规范的假日消费环境,离不开服务业的“升级换代”,服务的内涵不更新,档次上不去,就会让消费者面对一个落后于时代的消费环境,潜在的消费需求就难以最大限度地释放,甚至还可能影响到假日消费的心理预期。
  从更深广的层面看,目前服务业发达与否已成一国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没有现代化的服务业,就没有现代化的经济。在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高达60%—80%,我国服务业产值却仅占GDP的30%左右,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经济领域的“短腿”。中国入世谈判中,服务业的开放始终是焦点,外方十分关注这块大“蛋糕”。以今年3个黄金周为例,春节、“五一”、“十一”国内出游人数均达几千万人次,旅游直接、间接收入相当可观,含金量很高,服务行业赚钱似乎也很容易,随着带薪休假的推行,假日市场还将继续拓展。但入世后,国外的服务业必然要在华大做假日文章,这对国内服务业现有的经营理念、反应能力、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都是一个挑战。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假日消费正在趋于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国内服务业的应对之策,不仅仅在于假日期间加设几个航班、增发几次专列、优惠几类商品、扩建几处停车场、评定几家星级公厕,等等,而是要真正地“以人为本”,加速提升产业素质,增强整体竞争力,一方面主动适应现实需求,一方面不断创造新的需求,让人们在假日越来越舒心畅意。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的旅游、商业、金融、电信、保险、运输、租赁、中介以及相关社会服务业都得加把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