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历史氛围与情感空间——电视连续剧《邓小平在1950》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09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评介

历史氛围与情感空间
——电视连续剧《邓小平在1950》观感
何光渝
  电视连续剧《邓小平在1950》是贵州省继《黄齐生与王若飞》、《遵义会议》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如何在短短4集的容量之中,真实再现50年前大西南解放历史中这重要的一页,并使它以鲜活的故事形态展示给观众,用电视语言去表达新中国始建之初的时代精神,是该剧要着力解决的最大难题。
  然而,由于这类革命历史题材与现实生活距离太近,有的还在变化和发展之中而并未真正成为“过去了的”历史,创作者们不得不同时受到历史和政治现实的双重制约,在进行艺术创造时便增加了更多困难。这部《邓小平在1950》也不例外。编剧唐佩琳是剧中历史的一个亲历者,他以十分严肃的态度来回忆这段令他终生难忘的历史。就作品完成后所展示出来的主要特征而言,以历史真实为主、艺术虚构为辅的特点是不容置疑的。作品对历史的叙说,是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借艺术语言加以演绎的“正说”。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历史真实,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力求再现历史状态下客观存在的历史,二是创作者审美眼光中的历史真实。在剧中,创作者们既很好地营造了1950年西南(主要是贵州)真实的历史氛围,又很好地拓展了主要人物邓小平的情感空间,并使二者相得益彰。
  作为历史剧,这部剧对于历史背景、重要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阐述历史精神和历史本质等重大问题,在整体上符合1950年的历史真实。历史真实性这一最基本的前提,在作品中得到了切实的体现,并尽可能表现出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作为艺术品,《邓小平在1950》这部历史剧,当然不能像历史著作那样“一时一事,均有出处”,完全拘泥于历史事实,它正是在历史事件“假定性”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艺术的虚构和加工,并主要是在细节、某些情节上进行了描绘、渲染、生发和想象。在我看来,它正是在大体符合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从剧情的第一组画面(解放大西南战争背景下贺龙、刘伯承、邓小平的谈话)开始,就努力把握、并营造好特定的历史氛围,把观众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
  《邓小平在1950》创作的最大难度在于,它所着力描述的事件,是中共中央西南局,特别是作为第一书记的邓小平面对大西南的复杂局面,如何运筹帷幄,其中多是一系列发生在高层的、政治性极强却并无多少戏剧性可言的事件。如何以此为据刻画人物,特别是刻画好主要人物邓小平,是这部电视剧成败的关键之处。
  剧中的每个人都是那个时代的产儿。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在剧里成了人物活动的舞台。这些正反力量的较量,最终改变了大西南历史的进程。而一切纵横捭阖、波谲云诡,都只是历史这个大主角的注脚。在这些剧中人物思想和行为的背后,是时代不可抗拒的前进步伐。而处在故事中心的则是邓小平,是这位参与推动历史前进的风云人物。
  该剧在邓小平与老战友刘伯承,与家人卓琳,与下级杨勇、陈赓,与跟随自己多年的秘书常友山、方玉华夫妇,与统战对象沈辉等人物的关系上,以若干十分生活化的、动之以情的小情节和细节,在情感层次上揭示出邓小平作为一个活生生的领袖人物,在种种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中那种极富人情味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作为一代伟人的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正是在情感层次上的求真,使得这部电视剧能通过观众自身相类似的生活体验,表达出与之相适应的历史内容。
  当然,一部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要有一种当代意识。历史的纵线和现实的横线的交合点在哪里?找到了它,就是找到了这段历史对当代人的“共振点”,就能真正打动人心。《邓小平在1950》所展现的,就是剧情开始时邓小平所说的那一句话:共产党要“靠政治吃饭”。全剧的所有故事情节,都在力图从不同侧面,对此作意味深长的艺术解析,以表现这一“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以期引起观众对此的感应和深入思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