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治乱治穷致富——临沭县“百村治理”活动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0
第11版(民主与监督)
专栏:民主法制述评

治乱治穷致富
——临沭县“百村治理”活动调查
黄玉敏沈海燕张元学
  “给我磕头,我也不上访了。”山东临沭县青云镇后齐村81岁的邱占彬老人感慨地说。
  多年以来,由于村务不公开,财务混乱,综合治理不力等原因,后齐村治安不稳定,党群、干群矛盾激化,后齐村村民集体或越级上访案件时有发生,造成越级到省里上访47次、一次去市里上访人数超过100人,是省里挂号、市里出名的“上访专业村”。1998年,临沭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百村治理”活动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济南,我熟!不过,现在不去了,一是问题都解决了,不用上访了。二是经济发展了,我现在在家里编柳条挣钱,没时间去了。”邱占彬实打实地说。
  (一)
  临沭县是一个农业县,地处鲁东南苏鲁两省边缘结合部,辖12个乡镇,553个行政村,62万人口。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治安情况的动态性、复杂性,边缘结合部的一些村庄治安形势时好时差。主要问题是:一、治安问题多,治安秩序乱,打架斗殴、盗窃等案件多发;二、上访问题多,全县95%的信访上访案件发生在这些村;三、班子问题多,一些村班子“软”“散”,处于“瘫痪”状态,整体战斗力不强;四、宗族问题多,一些村民法制观念淡薄,宗族派性严重。这些复杂问题既互相牵扯,又互为因果,不仅影响了这些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也削弱了周围村群众的安全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1998年初,临沭县委、县政府在经过反复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把打击犯罪与治乱结合起来,对落后村实施综合治理。从县里各综治成员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整治工作组,进驻治安落后村。自1998年开始,临沭县已抽调1418名工作人员,集中整治了365村次。今年5月,第四批整治工作队又分别进驻45个村。
  今年“严打”斗争开始后,“百村治理”工作更显威力,县公安局在农村充实警力100多名,把全县分为五个“战区”,对乡镇派出所实行责任制,对治安落后村进行重点治理。各派出所与各治理工作组密切配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县公安局到玉山村驻点后,深挖线索,一举摧毁了一个特大盗窃团伙,破获该县和江苏结合部系列耕牛被盗案件40余起。截至目前,全县共破获混乱区域的刑事案件5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名,依法处理村霸、街霸19人。
  (二)
  为保证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保持农村的长期稳定,临沭县把“百村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好了结合文章。
  把治“乱”、治“瘫”、治“软”结合起来,整顿后进班子。对“软”班子,采取“撑腰打气”的办法,给予大力扶持;对“瘫”、“散”班子,大刀阔斧,调整整顿;对有问题的班子,坚决查处。仅去年,就有26个村班子被调整充实,36名不称职的治保、调解主任被解聘,5名村干部被依法处理。
  把治“乱”与化解各类矛盾相结合。许多村庄历史遗留问题多,族性、派性问题严重。对此,临沭县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千方百计化解矛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作风
  和纪律问题,县委、县政府坚决推倒农村“小伙房”,取消村级招待费;对财务混乱的村庄,开展财务审计和农村个人、集体“双向”欠款清理,3年来共清理欠款250多万元;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土地延包等各项政策,走规范化发展之路。
  把治“乱”与建立综治网络相结合。一是完善“一联三网”工作机制,即:乡镇实行综治成员单位联合办公制度,建立健全司法调解网络、法制宣传网络和区域联防网络,规定每半月排查矛盾纠纷,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调解查处。今年以来,全县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30件,避免“民转刑”案件2起。二是大力实施“法律政策进万家”工程,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和中小学校,广泛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后齐村的农民说:“以前我们只是想去反映问题,不知道上访不当也是违法的,以后我们会通过正常渠道去反映问题。”三是依法建制,实行“创安”公约化管理。临沭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包括社会治安、财务管理、集资提留等各项工作于一体的《“创安”公约化管理章程》,村民与村干部签订“公约化管理双向责任书”,以契约的形式明确了村级组织、村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不履行责任的制约措施,使当地出现了人人遵纪守法、户户争当安全文明家庭的好局面。
  (三)
  着眼发展,由治到兴,是临沭县“百村治理”的又一特点。在治理工作中,各整治工作组治安、经济一起抓,帮助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全县出现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比如青云镇出现了三大突出变化:一是镇村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效率提高。“治理”中,全镇干部记民情日记2万余篇,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200个,为群众提供各类致富信息6300余条。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优势产业得以加强。青云镇有着800多年的白柳种植加工历史,为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治理”中,党委、政府投资800万元,新打大小口井488眼,垒砌石渠2.4万米,埋地下管道3200米,调整农业结构面积1.26万亩,新增白柳面积达7000亩。目前全镇已拥有2.4万人的编织大军,所生产的95个系列1.2万多个品种的柳制品远销到美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白柳产业收入占了全镇农民收入的80%。三是促进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加快了整体经济建设。“治理”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青云镇私营企业由1998年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30余家,青云工艺品有限公司、美艺工艺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年销售额都超过1000万元,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全镇柳制品年出口能力可达3亿元,今年上半年,青云镇已出口柳制品1亿元,实现税收238万元。
  临沭县经过不懈努力,初步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而安、由安而富的跨越,使昔日混乱的村庄逐步成为平安富裕的村庄。从临沭县“百村治理”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做好农村社会治安防范,促进农村工作稳定,一是要有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二是要切实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真正激发起群众创造良好治安环境的意识和热情,使之成为长久性的群众工作;三是要有符合实际、简便可行的形式和内容,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革完善;四是基层党组织要真正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这样才能确保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编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