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创新的追求和创新的成果——读《我观党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1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创新的追求和创新的成果
——读《我观党史》
萧寒
  济南出版社出版的《我观党史》一书,是有关中共党史研究的一部文集。该书收录了作者石仲泉近些年来的文章九十二篇,约百万字。通读《我观党史》,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贯穿全书的创新意识,即在党史研究的视角、道理和思想方面的“创新”。
  找出新视角。对于党史和党史人物,人们已经从不同角度作了研究。《我观党史》的许多文章不落俗套,力图从一些新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后,作者提出用这个思想解读建党八十年的历史,就是党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作者还尝试着用一个宗旨、两大转折、三个阶段、四次挫折、五度辉煌来概括党的八十年历史,通过对党史发展的提纲挈领的概括,深刻说明“三个代表”思想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新总结。
  讲出新道理。对历史的解释和说明,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揭示历史“所以然”的过程,因此也就会不断讲出新的道理来。关于中共八大的历史地位,作者认为它是可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两次伟大革命的交汇点的,但后来的曲折发展使这个可能性没有变成现实。作者分析了八大同两次伟大革命的联系所在,特别指出八大已经提出第二次伟大革命的那些任务,在进入初级阶段、提供历史参照和准备等四个方面同第二次伟大革命有割不断的联系。这些分析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在八十年代对八大前后党的认识的看法。
  提出新思想。在考察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程时,作者提出了一个颇有启发意义的思想。作者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不是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写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著作以后就一劳永逸地完成了。“老祖宗”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形态变成科学形态,这是就奠定理论基础和建立思想体系来说的,并不等于说他们穷尽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社会主义实践层面来看,苏联和中国都有过教训。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角度看,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对社会主义的一部分认识从空想走向科学。作者提出的这个思想观点,拓宽了观察和思考历史的视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