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北京120”——有群“聊天”护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2
第10版(健康时空)
专栏:

“北京120”——
有群“聊天”护士
  一项制度:患者住院一次护士聊天三回“大爷您好,我是您的主管护士,我叫×××,您现在是急性期,千万别乱动,别吃得太饱,大便也别使劲。记住啦?等您恢复差不多了,咱再好好地聊,好吗?”这是北京急救中心的护士给住院患者的开场白。
  住院一次,聊天三回。这是北京120急救中心给自己的护士规定的一个硬指标。
  北京急救中心护理部主任凌力告诉记者,1996年起,急救中心的护理模式从医学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为中心,原来就是给病人打针吃药,现在要把他看作一个人,有心理、社会和其他方面的因素。护理要实行从身体到心理的整体护理,从入院到出院以后的全程护理。新护理模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健康教育,也就是与患者聊天。
  急救中心病人的特点是急、重、危、老。病人住进来后,在疾病的急性期,护士要用关键的几句话把注意事项给病人讲清楚。到了恢复期再进行更多的宣教。等病人出院时,主管护士要再与病人聊一次,讲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这期间,护士还要与病人不定期地聊天。
  一味良药:既治患者自身疾,又医护患冷漠病
  聊天有什么用呢?心内科护士长闵慧说:“聊天是一味良药,聊天能治两种病:一是患者自身的病,二是护患冷漠病,缓解护患矛盾。”
  护士们与患者聊天的基本内容是讲病情、讲病因、讲今后的注意事项。其实,许多病是患者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比如经常吃肥肉、吸烟、酗酒,但他们从没把这些毛病与自己的病连在一起。护士就是要让他明白自己的病是从哪里来的,帮助改正他的不良习惯。
  护士安娜说,农民、家庭妇女文化低,比较听话,相信护士。但是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就不那么好说服了。某部门一位局长患心绞痛住院,聊天时他说自己没别的嗜好,就是喜欢抽烟,就这么一个爱好,又花不了多少钱,进了棺材再戒烟。安娜说:“我一听他这么讲,当时就想,一定要把他的烟给劝住。”
  安娜给他聊起了自己的父亲:“我父亲在8月1日去世了,肺癌,吸烟很凶,谁也劝不住。我们全家恨死了香烟。您就是不为自己想,也该为自己的孩子想一想。父母的健康,是孩子最大的福分,不然自己受罪,孩子受累,多痛苦呀……”安娜一席话,这位领导马上表态,一定戒烟。
  一种境界:病房春意浓,护患关系融
  凌力说,大部分医患、护患矛盾是因为缺乏沟通,误会加深造成的。聊天可以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知道治疗的方案,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同时,聊天是护患沟通感情,增进了解,消除误会的好办法。聊天还能够提高护士的境界。
  阎隽感到,付出了不少,可得到的更多,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都是被患者逼出来的。安娜说,以前认为护士就是打针发药,现在感到它不是一个工种,它是一项事业。我们是患者的朋友、亲人。感到知识太少了,越来越缺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都有了。
  遇到病人烦躁、发火,护士们会很耐心地去劝,因为她们知道,那是因为患者缺“氧”,是病闹的,要怪只能怪病,不能把怨气撒到病人身上,他们已经很不幸了。
  现在,北京急救中心护理部又向护士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每天早晨查房交接班时,要向患者问好。刚开始大家还有点不好意思,一个小护士看着护士长,护士长也看着她,她憋了半天才对患者说:“没什么吧?”
  以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在70%以下,现在的满意率达90%以上。
  (赵安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