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无言的风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1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无言的风景
士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参观了一处名叫“天寿林园”的地方,用中国人通俗的话说,就是“墓地”。不过,与印象中墓地的阴森沉郁不同,这里倒是别有洞天。触目只见郁郁葱葱的绿色,阳光透过欢腾的树叶洒在平坦的大路上,一派生机盎然。
  按中国文化人的习惯,视探究生死问题为“怪、力、乱、神”中的一种,孔夫子有句名言:“不知生,焉知死”,一下子就把这个人人关注的重大课题给否了。但这个问题想回避也回避不了,文人不说,民间就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把死渲染得十分恐怖,人人视为畏途。近几年各地修的各种假风景点,更以渲染“地狱惨象”为乐事,不知又给多少人无谓地增加了对死亡的恐惧感。而西方就有所不同。苏格拉底临死前谈起死后的三种可能性,多么富有理性!人死不过是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或死后毫无知觉。他认为这三种情形都不可怕。死后无知觉,那就乐得休息;如果死后有知,像他这样的善人,只有可能上天堂与前代的哲人相会,继续其哲学探讨,真是何乐而不为?因此他从容而去。
  前几年笔者曾到过欧洲的一个名叫巴登巴登的小镇,非常奇怪的是附近一处居民区的最中心地带,竟是一片墓碑。一时间,好像死者未去,仍活在生者中间。还有一次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乘游览车在华盛顿市参观,游览车出发和回归的地点爱灵顿公园,实际上就是一处墓地。这个地点离市中心不远,也不封闭,游人如织。那里埋葬着不少为国牺牲的将士,还有横遭不测的总统肯尼迪。在徜徉其间的参观者中间,成排的墓碑也仿佛有了灵性,死者和生者在进行无言的对话。在这里,人们很容易、很自然地会反思生活的真谛、人生的价值。
  我们也完全没必要回避这一个人人将要遇到的问题,更没必要将死者封闭在一个死寂、幽谧的地方,只想把死者连同“死”本身从人们的头脑中一笔抹掉。天寿林园的经营者没有把这里叫做什么“安”、“定”之类,反而取了个“寿”字。这是一个观念上的突破:只要仍留在人们中间,生与死都是一种“寿”。林园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山水相依,一园一景,建筑中西结合,墓碑式样各异,墓志铭个性鲜明。死者没有因为一去就失去了他们所应享有的空间,泯灭了他们所独有的情趣和追求,反而在一个新的天地里,在不同的人面前,又展示出他们丰富的个性。
  实际上,陵园成为风景,在中国也并非没有。这个陵园的旁边,就是著名的十三陵。还有西安的兵马俑、长沙的马王堆、西子湖边的岳飞墓、海口市的海瑞陵等等,也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只是这些古代帝王将相的陵园,与普通人隔得太远太远,很少有人会把他们的生死与自己的人生联系起来。而现在所修的一些公墓,从一开始就定位在让死者与生者的隔离上。因此,现代的陵园,也不妨设计得更富有人情味一些,让陵园本身就成为风景点甚至旅游区,成为当代人乃至后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