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四年投入资金六百多亿元 广州城建百项工程竣工 城市环境大改观,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2
第1版(要闻)
专栏:

四年投入资金六百多亿元
广州城建百项工程竣工
  城市环境大改观,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本报广州10月11日电记者黄幸群、姚斌华报道:第九十届广交会开幕前夕,广州新机场高速路等30多项工程陆续投入使用。至此,历时3年之久的近百项工程宣告完成。广州,在顺利实现“一年一小变”之后两年,又在奋力实现“三年一中变”中迈出决定性的步伐。
  这三年来的变化,广州的老百姓有目共睹。以前城市建设总在老城区打转,拆了旧房建新房。另一方面中心区交通疏导不开,越来越拥挤。这些“老大难”,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广州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199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率领省四套班子在广州召开了“广州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给广州提出了一个明确目标:“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广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把“小变”、“中变”、“大变”作为广州最大的“民心工程”来抓,给市民创造一个高效舒适的创业与生活环境。
  “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是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实践“三变”工程的最深体会。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我们只有把城市环境建设好,才会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商,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就是在这种决策思想指导下,广州在财力安排上实行城建优先,同时大力吸引银行、外来投资商参与城建投资,“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从1998年到2001年,广州在保证每年近400亿对中央和省的上交税收外,连续四年共投入城建资金600多亿元,比1949年—1997年48年的总和还要多。
  大投入换来了大改观。“一年一小变”,重点治理“脏乱差”,广州城市外观环境有了大变样;“三年一中变”,建设广州交通主骨架,把广州放在珠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中规划建设,构筑以环城高速、内环路和华南快速干线、广园东路、新机场高速路为主体的广州交通主干网,实现了全省高速公路在广州的联网。而内环路及相关的7条放射线、3条直线快速道和26个城市出入口,使车辆进出广州快速便捷,大大缓解了市区交通的压力。
  “三年一中变”,创造了新商机,也给市民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人均绿化面积从原来不到7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0.36平方米;公交车的时速从原来的15公里增加到现在的30—35公里;广州的蓝天白云正在多起来,今秋,在全国42座重点城市的环境卫生排名中,广州从原来的第二十八位已上升到第七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