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英雄伉俪壮美人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27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纪念建党80周年“五个一工程”参评作品评介

英雄伉俪壮美人生
梁光弟
  巴黎,闪闪发光的红烛,映照着坐在餐桌旁的一对男女青年,迎着红烛的光亮,伸出各自的右手抵在一起。他们击掌结盟,五指交插。然后,双双举起酒杯。女青年说:“为永远并肩战斗而干杯!”男青年说:“为自由独立与我们同在干杯!”故事片《相伴永远》把我们带回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李富春、蔡畅就这样,海誓山盟,喜结良缘,开始了他们为自由独立并肩战斗的壮美人生。这部影片描写了他们从相识、相爱到相伴终生的动人生涯,在人文内涵上,把老一辈革命家夫妻间的恩爱深情同革命征程中的战斗激情紧密相融;在艺术上,把浪漫写意同工笔细描的影像语言结合起来。于是,在演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塑造革命领袖人物形象的创作中,增添了一种新的韵味。
  鲁迅先生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银幕上,青年时代的李富春和蔡畅是在法国共同参加留学生爱国运动中产生了感情。在示威聚会中,李富春被法国警察推倒摔伤,手中的一本红书沾上鲜血被警察踩在脚下。蔡畅手捧她冒险捡拾起来的带着血迹的红书来探望负伤的富春。她心痛地轻轻抚摸着他头上的伤,他们热烈地拥抱亲吻起来。在他们真挚纯洁的爱情中含蕴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毅力中散射着爱情的温馨。正如柳亚子先生在诗中所咏:“记取锉肩担道义,双飞李蔡是名家。”这种坚贞的力量,不仅鼓舞他们在革命斗争中从胜利走向胜利,而且支持他们在身陷逆境时,携手并肩,巍然挺立。影片中,1967年2月,李富春被诬为“二月逆流”干将受到迫害,他在庆云堂家中被迫写检查。编导安排了家里人两次完全相同的回答重复出现:“写了吗?”“没写!”强化了沉重无奈的气氛。富春对蔡畅说:“主席让我写检查,我就是想不通!”蔡畅说:“你不该怀疑毛主席。”富春说:“你是了解我的,从长征到延安,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毛主席。”语重心长,两心相知,流露了共有的鲜明党性和情怀。这一段对话有丰富的蕴藉,编导的处理分寸得当,张弛有度,因而发人深省,动人肺腑。
  这部影片另一个艺术特色,是善于用写意的泼墨手法,渲染出一派浪漫的氛围。如在法国巴黎、里昂,年轻的李、蔡相识相爱在热血沸腾的斗争中,风华正茂,挥斥方遒。那几个镜头充满了迷人的诗意,充满了青春的朝气。编导并未作绵长连续的叙事,而是撷取了几个亮点串连起来,营造出激动人心的浪漫情怀。又如在上海、香港地下斗争时期,二人英勇机智,同敌人和叛徒展开殊死顽强的搏斗。但影片并未作具体情节的详实描述,而是用写意的朦胧画面,匆匆几个镜头,展现了开枪的绰绰人影和阵阵枪声,作了示意的交代。这样的艺术效果,远胜于繁琐的铺陈。
  影片导演丁荫楠最近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此片时说,塑造革命领袖人物的形象,要发掘出他们身上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东西。这个体会,可能是这部影片取得成效、创出新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