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谈谈“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3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与商榷

谈谈“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
黄铸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普通存在的现象,也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对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确有探讨的必要。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理论根据
列宁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说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这就是一分为二的理论根据。
  对列宁的这个论点,应当加以分析。一切事物都包含有互相对立或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列宁自己也指出:对立面的统一,“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我国古代哲学家也提出物必有两、物必有对。张载的“有象斯有对”,程颢的“万物莫不有对”,程颐的“天下无不二者”,朱熹的“一中有二”,都是这种哲学思想的反映。但统一物分为两部分或一分为二,除了可以说明物必有两之外,还兼有一层不同的含义,就是矛盾形成的方式,即事物分裂为矛盾着的两部分,从而形成矛盾。这正是它区别于合二而一之所在。应当承认,统一物一分为二是矛盾形成的一种普遍方式或普遍方式之一,如电流之分为阴电和阳电,磁场之分为两极,社会之分为阶级等。但这是矛盾形成的一种方式或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方式。许多矛盾是由对立着的或矛盾着的两种(或多种)事物或方面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而形成的,用我国明代哲学家方以智的话来说,就是“合二而一”。恩格斯指出:“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转移……辩证的思维方法同样不知道什么严格的界线,不知道什么普遍绝对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转移,除了‘非此即彼!’又在恰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使对立通过中介相联系。”我国古代哲学家史伯也说:“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也就是合二而一。《易传》认为万物是阴阳二气生成的。《系辞上》《疏》说:“天下万物,皆由阴阳,或生或成本其所由之理。”这都说明,对立物可以结合、融合为统一物,合二而一也是矛盾形成的普遍方式之一。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现象
  先看物理现象。物理现象中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最显著的就是原子核裂变和聚变。前者是重元素(如铀—235)的原子核经中子轰击时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裂变碎片),同时产生2—3个中子和β、υ射线及中微子,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新产生的中子又去轰击另一个铀—235核,再产生新的裂变。如此持续下去,形成链式反应。这是一分为二。后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轻原子核(如氢的两个同位素氚和氘),在超高温特定条件下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如氦),同时释放出相当于核裂变4倍更大的能量。太阳就是一个核聚变的大火炉,地球上的光和热都来自太阳的核聚变。这是合二而一。
  原子核包含许多粒子。粒子成双成对,有一个粒子,必有一个反粒子,夸克和轻子都是这样。一对正反粒子相碰可以湮灭,变成携带能量的光子。反之,两个高能粒子碰撞时可能产生一对新的正、反粒子。这也是一种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现象。
  再看化学现象。化合物分解为元素是一分为二,如水分解为氢和氧。元素化合成化合物是合二而一,如氢和氧化合为水。
  再看生物现象。生物细胞经过分裂进行繁殖,是一分为二的现象。动物和人类通过雌雄或双亲交配受孕生育子女,植物通过雌雄花粉传授结子,则是合二而一的现象。
  再看原材料工程现象。金属冶炼就是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现象。经过冶炼,去掉杂质,这是一分为二。在冶炼中形成合金,这是合二而一。
  再看宇宙和天体的演化现象。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大爆炸后一秒钟以前,宇宙中的温度高于100亿K。那时不仅不可能存在星系、恒星,甚至除氢核以外没有其他化学元素,只有处于热平衡状态下的由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混合而成的“宇宙汤”。当温度降到10亿K时,中子和质子合成氚核的反应开始,类似氢弹爆炸时发生的聚变过程把所有的中子合成到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核中。当宇宙的温度降到3000K,电子与原子核结合成稳定的原子(这个过程称为复合)。又过了几十亿年,中性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逐渐凝聚为原星系,原星系聚在一起形成等级式结构的星系集团。原星系本身又分裂形成千千万万的恒星。在恒星生命即将结束时,它会通过爆发形式抛出富含重元素的气体尘粒,又构成新一代恒星的原料。在某些恒星的周围,冷的气尘会坍缩成一个旋转的薄盘。这些尘粒通过相互吸引碰撞粘合,最后形成从小行星到大行星的形形色色的天体。这说明,宇宙的演化是极其复杂的分与合的过程。太阳系的演化也是这样。
  人类社会中同样充满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现象
  社会阶级分化,是一分为二。男女婚配组成家庭,成为社会的细胞,是合二而一。
  民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分化,又有融合。如我国历史上的古羌族在发展过程中分化为许多部分,分别成为今彝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白族、基诺族和藏族的重要族源。古越族分布在我国东部、南部的几支融入了汉族,分布在我国西南部的几支,则成为今壮族、傣族、水族、侗族、布依族、黎族、毛难族、仡佬族的重要族源。这是一分为二。汉族则是融合了许多民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合二而一。
  改革开放这样一种社会实践也是既有一分为二,又有合二而一。改革要发扬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优良传统,改掉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传统。这是一分为二。经过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境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合资企业、合作企业以及外资独资企业,这是合二而一。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要吸收和借鉴,首先必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对当今世界各国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分清哪些是先进的,哪些是落后的,哪些是对我们有用的,哪些是对我们无用的。这就是一分为二。对一切于我们有利的先进的东西,加以大胆吸收和借鉴,这就是合二而一。
  一个政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就要不断抛弃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清除腐化变质的成分。这是一分为二。同时,党必须加强各种不同出身、不同社会成分(工农、知识分子等)、不同思想状况的成员的团结,加强各部分、各级组织的团结。这又是合二而一。
  在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也充满着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现象。不论在中国或外国,历史上都是学派纷呈。以我国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很多。秦汉以后,佛教传入我国,逐渐形成儒道释争锋的局面。在哲学上,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辩证思想与形而上学思想的斗争。这些都是一分为二的现象。但在同时,又有学派之间的交流与合流。这又是合二而一。最大的合二而一现象,就是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也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一经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面貌一新。显然,这绝不是中国传统思想一分为二的结果。中国传统思想中,虽然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但只靠中国传统思想一分为二,是产生不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然,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各种思想流派时,又有一分为二。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以上这些事例表明,不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思想与意识形态,都存在并且充满着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现象,并且二者往往交互出现,交相为用。所以,我们必须同时掌握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两种方法、两种武器,决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用其一,不用其二。至于有人认为,合二而一是调和论,否认矛盾斗争,那是误解或曲解。合二而一形成的统一物,其中同样包含矛盾和斗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