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三变三帮”重结血肉联系——湖南衡阳县转变干部作风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5
第4版(要闻)
专栏:

“三变三帮”重结血肉联系
——湖南衡阳县转变干部作风纪实
本报记者吴兴华
  今年8月13日,一位农民挑着一担麦芽糖走进湖南衡阳县渣江镇政府,激动地对镇干部说:“你们帮我致富,我送点糖给大家尝尝。”
  来人叫彭云俊,是渣江镇文德村村民。以前,他对镇干部只收钱粮、不给村民办事意见大,一怒之下曾与几个莽撞的农民将镇机关的一台小车推到山沟里。今年年初,镇党委书记聂晓黎、镇长罗永忠等镇干部多次到他家征求意见,解决贷款等问题,帮他办起制糖作坊。4个月后,他获纯利2000多元。那天,他特地来感谢镇干部。
  去年3月以来,衡阳县委带领干部开展“转变作风,帮助群众多办实事;转变方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转变风气,帮助群众安居乐业”的“三变三帮”活动,全县出现了干群重结血肉联系的动人局面。
  转变作风首先必须转变思想
  衡阳县委书记谢恒斌对记者说:“过去,一些干部作风差,根本原因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了,为群众服务的少,向群众索取的多。因此,转变作风,首先必须转变思想。”
  县委积极组织干部学习,转变思想。台源镇纪委书记曾宪文在1998年收取统筹提留时,从云峰村担塘组村民蒋亚初家牵走一头猪、搬走500公斤稻谷作抵押。他在学习中说,过去,群众不愿意上缴税费,我就把群众当“刁民”,做出了影响党群关系的错事。学习结束后,他花200元钱买了100株蜜柚幼苗送到蒋亚初家赔礼道歉。
  三湖镇干部凌小军曾错误地认为当干部就是收钱收粮。1999年9月,他为此与多名群众发生冲突,受到处分。如今通过学习,他认识到要完成工作任务,首先必须为群众服务。痛定思痛,凌小军逐户上门向发生冲突的群众赔礼,并主动组织群众修公路、山塘,与群众一道挑土、抬石头。
  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
  在“三变三帮”动员会上,县委宣布每个县领导要联系一个村,救助一名特困学生,帮助一户特困户脱贫,扶助一个致富典型,联系一户上访户。谢恒斌说:“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动员会当天,书记谢恒斌、县长张玉林打起背包下了村。很快,衡阳就出现了万名干部进农家的局面。
  去年到演陂镇担任镇党委书记的王鹏,家不在本镇,但他晴天一双布鞋,雨天一双雨鞋,早晨从镇机关出发,步行走访了全镇39个行政村,平均每天步行15公里。有个干部在背地里议论:“看你王鹏能坚持几天?”结果,王鹏每月做到住镇住村20多天。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镇干部也都积极驻村入户,为农民排忧解难。
  在基层,干部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去年以来,全县进村入户的干部帮助启动脱贫致富项目4836项,帮助1948名特困儿童重返校园,共维修、新修村组道路4832.5公里。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62元,今年前9个月又同比增加130元。
  作风要真变制度是硬件
  怎样才能使干部作风真正转变过来?衡阳县委的回答是:“作风变不变,制度和机制是硬件。”
  衡阳县委全面推行乡镇政务公开;严格控制乡镇交通、通讯费;来客在机关食堂就餐;干部下村组实行就餐券制度;村组一律不准开支接待费;驻村干部要做到“三必访”:矛盾多、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的村必访,五保户、贫困户、上访户必访,老党员、老干部必访,并要求做好走访记录。
  为保证转变干部作风制度的落实,县委把干部作风纳入年度岗位目标管理重要内容,奖优罚劣。去年以来,全县有63名干部因作风漂浮、群众满意率不高被降职使用或下岗。
  好的干部作风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去年以来,全县反映基层干部作风的信访下降80%,群众上访人数下降了65%,11700多户农户主动交纳了历年拖欠的税费1216万多元,2480名农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