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悲喜红豆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7
第5版(地方新闻)
专栏:

悲喜红豆杉
本报记者汪波
  在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生长着一种2亿年前的植物——红豆杉。
  9月下旬,在连绵的雨中,记者从昆明出发,沿西北方向北上,去寻觅红豆杉。
  红豆杉又称紫杉,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环境要求高,天然更新能力差,种群数量极为有限,是典型的衰退型类群,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贵植物。1999年,我国将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地区,被当地各族群众称为“风水神树”,大家对红豆杉珍贵价值知之甚少,仅晓得用些枝叶做汤治胃病或砍伐回家利用其入地10年不腐烂的优良木质做房屋的支柱。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们从红豆杉的枝叶及树皮中提取了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紫杉醇,它在抗肿瘤机制和抑制肿瘤方面有显著作用。仅去年,全球紫杉醇针剂的销售额就达20多亿美元,国际市场上优质紫杉醇的售价,已高达每公斤18万美元。随着紫杉醇的发现,红豆杉这一起源古老的珍贵的稀有树种开始连遭厄运。一些不法分子在暴利的驱使下,通过各种途径非法进入林区,偷采盗剥,非法运输、收购、加工红豆杉树皮和枝叶,致使云南野生红豆杉天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0年间,云南的红豆杉资源几乎消耗了80%。记者在采访中还得知,近来,在山区的一些贫困家庭,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让孩子上山剥红豆杉的树皮换钱。被剥了皮的红豆杉必死无疑。紫杉醇的发现,使已濒临消失的红豆杉更加危在旦夕。
  红豆杉的哭泣,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8月,云南省拉开了打击破坏红豆杉资源专项斗争的帷幕。
  丽江地区林业局沙文学局长告诉记者,目前丽江4个县都成立了保护红豆杉领导小组,全区为每一棵红豆杉建立了档案,给124万株红豆杉挂上了牌子,真正将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一棵树和每一个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增拨了11万元作为保护红豆杉严打专项经费,同时,首次在全县召开了林业严打公捕公判大会;宁蒗彝族自治县派出了1700人队伍,上山保护和管理红豆杉。
  如今,一场以“保源头、打流通、查加工”为主要目标的保护红豆杉行动,已在云南省全面展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查封了加工境外红豆杉树皮的紫杉醇粗加工厂,对以边贸材为原料加工工艺品的厂家作了清理;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查获的非法运输案件,一追到底,彻底查清其来源和销售地点及单位,对涉案人员一律从重从快依法处理。红豆杉停止了哭泣。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红豆杉这一野生植物资源,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识之士提出,红豆杉资源的保护、新资源的培育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三角形的三个角,缺了任何一个角,这个三角形都不会稳定。保护是基础,培育是方向,合理利用是目的。红豆杉的家乡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云南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1995年开始,就在丽江等地投资进行红豆杉的人工种植,并完成了红豆杉药用人工林培育的配套适用技术的研究。去年,该公司又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向种植户无偿提供种苗、塑料薄膜、遮荫棚和技术指导,计划在3年内,使人工种植的红豆杉数量达到1亿株,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
  保护和利用好红豆杉资源,不仅能改变生态环境,还可帮助山区少数民族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宁蒗县永宁乡副乡长阮学武指着眼前的塑料大棚说,全乡现已建起了400亩红豆杉种苗基地,已有78户366人参加,户均5亩,一亩产苗12万至16万株不等,一株苗卖一毛钱,400亩就可达到570万元。而全乡去年财政收入才有50万元;该乡比七村村民小组组长雄充巴对记者讲,全村15户人家,解决了温饱的才有3户。现在这15户人家都已种上了红豆杉种苗,最少的也种了6.3亩;摩梭农民格桑多吉让记者到他家的大棚看看,他满怀希望地说:“两年后,就可收入7万元。这对于人均年收入仅有480元的村民来说,真是个天文数字呀。”宁蒗县林业局局长沙振国也兴奋地说,宁蒗是国家级贫困县,去年人均纯收入才380元,全县还有8万人没有解决温饱。种植红豆杉就可以早日使农民们脱贫致富。县里决定一期规划4万亩,并准备形成10万亩。到时不仅摆脱了贫困,还会让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增加0.6%……
  走丽江,过宁蒗,穿越金沙江,在泸沽湖边,在永宁乡的山坡旁,记者耳闻目睹了红豆杉的悲和喜。红豆杉暂停了哭泣,但那凄惨的哭声仍然让人心痛。但愿红豆杉真正破啼为笑,再活两亿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